摘要:秋风一吹,树叶渐黄,秋分节气就到了。老辈人常说“秋分不忌嘴,郎中跑断腿”,不是说真要生病找郎中,而是提醒这节气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饮食得跟着调整。牢记“5吃2不吃”,吃的是应季鲜货,避的是伤脾胃的吃食,5道家常菜谱照着做,全家安稳过秋。
秋风一吹,树叶渐黄,秋分节气就到了。老辈人常说“秋分不忌嘴,郎中跑断腿”,不是说真要生病找郎中,而是提醒这节气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饮食得跟着调整。牢记“5吃2不吃”,吃的是应季鲜货,避的是伤脾胃的吃食,5道家常菜谱照着做,全家安稳过秋。
秋分的“吃”,讲究顺时而食——地里刚熟的菌菇、挂枝的蒜苔、嫩乎乎的山药,都是当季好食材,做成家常菜,既解馋又贴合节气。
秋分后菌菇长得旺,口蘑肉厚软嫩,简单一炒就满屋香,咬一口带着菌子特有的鲜,配米饭能多吃半碗。
- 食材:新鲜口蘑300克、青椒1个、蒜末3瓣、生抽2勺、盐少许、食用油适量
- 步骤:
1. 口蘑洗净,切成0.5厘米厚的片;青椒去籽切成小块,蒜末备好。
2. 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口蘑片焯30秒,捞出沥干(去草酸更鲜)。
3. 另起锅倒油,油热放蒜末炒香,倒入口蘑片大火翻炒1分钟,加青椒块、2勺生抽、少许盐,继续炒30秒至青椒断生,关火盛盘。
秋分后要适当补点能量,五花肉香而不腻,蒜苔脆嫩带点甜,两者同炒,油脂裹着蒜苔香,是秋日常见的下饭硬菜。
- 食材:五花肉200克、蒜苔300克、生抽1勺、老抽半勺、盐少许、料酒1勺
- 步骤:
1. 五花肉切成薄片,蒜苔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锅中放少许油,油热后下五花肉,小火煎至两面微黄出油。
2. 倒出多余油脂(不浪费可留着炒别的菜),加1勺料酒去腥,放1勺生抽、半勺老抽翻炒上色。
3. 倒入蒜苔段,大火翻炒2分钟至蒜苔变软但仍带脆感,加少许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秋分后早晚凉,喝碗热汤最舒服。鸡肉炖得软烂,加几种菌菇增鲜,汤清味醇,喝完整个人都暖乎乎的,还不油腻。
- 食材:三黄鸡半只、干香菇5朵、蟹味菇100克、姜片3片、葱花少许、盐1小勺
- 步骤:
1. 三黄鸡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1片姜、1勺料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捞出鸡块冲净;干香菇泡发切十字花,蟹味菇去根洗净。
2.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鸡块、剩余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
3. 加入香菇、蟹味菇,继续炖20分钟,加1小勺盐调味,撒葱花,关火焖5分钟即可。
秋分后有些人容易没胃口,鱼香肉丝的酸甜口正好开胃,肉丝软嫩,配菜丰富,不管是拌米饭还是卷饼吃都合适。
- 食材:猪里脊肉200克、胡萝卜1根、木耳5朵、泡椒2个、蒜末2瓣、葱花少许、鱼香酱汁(生抽2勺+醋1勺+糖1勺+淀粉1勺+清水3勺)
- 步骤:
1. 猪里脊切丝,加1勺生抽、半勺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胡萝卜切丝,木耳泡发切丝,泡椒切碎。
2. 锅中倒油,油热放肉丝滑炒至变色,盛出备用;留底油,放蒜末、泡椒碎炒出香味,加胡萝卜丝、木耳丝炒2分钟。
3. 倒入炒好的肉丝,淋入鱼香酱汁,大火翻炒1分钟至酱汁浓稠裹住食材,撒葱花出锅。
秋分吃山药正当时,做成丸子软嫩不柴,搭配番茄的酸甜汤汁,一口一个不腻口,老人嚼着不费力,孩子也爱吃。
- 食材:铁棍山药200克、猪肉末150克、番茄2个、鸡蛋1个、淀粉2勺、盐少许、番茄酱1勺
- 步骤:
1. 山药去皮蒸熟,压成泥;猪肉末中加山药泥、1个鸡蛋、1勺淀粉、少许盐,朝一个方向搅匀上劲。
2. 手心沾清水,取适量肉馅揉成直径2厘米的丸子;锅中烧水,水微沸时放入丸子,小火煮至浮起,捞出备用。
3. 番茄去皮切小丁,锅中倒油炒香番茄丁,加1勺番茄酱、小半碗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分钟至汤汁浓稠,放入山药丸子,轻轻翻炒裹匀汤汁即可。
- 不吃生冷食物:秋分后脾胃功能渐弱,像冰西瓜、生鱼片这类生冷食,容易刺激肠胃,吃多了可能腹胀不舒服,换成温乎的热食更稳妥。
- 不吃油腻重口:秋天空气干燥,油炸食品、重油火锅这类吃食,不仅难消化,还容易让人觉得口干舌燥,不如换成清炒、炖煮的做法,吃得更舒服。
其实老辈说的“忌嘴”,说到底是顺应节气的饮食智慧——不用刻意忌口,只是把应季的食材做好,避开让身体不舒服的吃食,就是对秋分最好的“尊重”。一家人围坐吃顿热乎饭,日子平淡却踏实。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大家好,我是蝶儿生活日记,一个喜欢美食的爱好者,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要不要我把这5道秋分家常菜的做法,按“食材清单+步骤要点”的形式整理成简洁笔记,方便你买菜时对照着备料?
来源:蝶儿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