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16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朱振东研究员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南阳市科学院朱旭研究员及团队成员的陪同下,深入南阳市社旗县、新野县、卧龙区、镇平县、邓州市,开展蚕豌豆病虫害发生情况专项调查
4月15日-16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朱振东研究员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南阳市科学院朱旭研究员及团队成员的陪同下,深入南阳市社旗县、新野县、卧龙区、镇平县、邓州市,开展蚕豌豆病虫害发生情况专项调查,为食用豆生产筑牢科技防线。
此次调研覆盖南阳多个重点种植区域,专家团队通过实地查看、样本采集与种植户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经调查发现,蚕豆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部分地块的蚕豆叶片出现皱缩、黄化等典型症状,对蚕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豌豆虽暂未大规模爆发病虫害,但已出现霜霉病发生迹象,若不及时防控,极易扩散蔓延,威胁豌豆生产安全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朱振东研究员结合南阳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与南阳综合试验站团队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建议。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残体,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在关键时期进行精准防治,确保防控效果。
此次调研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当前蚕豌豆病虫害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后续食用豆生产指明了方向。朱振东研究员表示,食用豆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南阳地区蚕豌豆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南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朱旭表示,将认真落实专家建议,充分发挥体系技术优势,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指导种植户科学防控病虫害,切实保障食用豆产量和品质。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