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1日普洛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山西证券邓周宇 刘浩然 魏赟 张智勇、华源证券陶宸冉、兴业证券乔波耀、天风证券刘一伯、西部证券邓琳茜、信达证券贺鑫、华西证券孙曼、华泰证券李奕玮、华福证券王宣宇、国信证券彭思 高熹、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1日普洛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山西证券邓周宇 刘浩然 魏赟 张智勇、华源证券陶宸冉、兴业证券乔波耀、天风证券刘一伯、西部证券邓琳茜、信达证券贺鑫、华西证券孙曼、华泰证券李奕玮、华福证券王宣宇、国信证券彭思 高熹、国泰海通周航 吴晗、国盛证券胡偌碧 徐雨涵、申万医药余玉君、财通证券邹一瑜、中泰证券祝嘉琦、开源证券阮帅、平安证券李峰、中金公司吴婉桦、中海基金陈玮、浙商证券赵媛、易方达基金田佳、前海人寿毛元江、太平洋医药周豫 乔露阳、兴证全球基金翟秀华、大成基金陈泉龙、泰康资产翟雪、国泰基金邱晓旭、博时基金廖常青 万丽、上银基金林竹、渤海证券尤越、湘财基金张泉、安信基金徐衍鹏、西部利得基金李潇、广发证券罗佳荣 田鑫 方程嫣、中银国际张岩松、天惠投资郭立江、泰山财产张东华、太平洋自营张学 莹辉、深圳市尚诚资产黄向前、深圳市明达资产黄俊杰、尚石投资张纪林、上海彤心雕珑私募李文明、上海天猊投资曹国军、上海璞智投资温灵军、中信证券陈竹 王凯旋 韩世通 王郑洋、上海盟洋投资祝天骄、上海杭贵投资饶欣莹、上海国泰君安杨坤、上海东方证券徐宏、上海呈瑞投资刘青林、山证资管胡德军 李培玉、山证投资陈南荣、瑞达基金康洋、青骊赵栋、乾锦豪(深圳)资产曹棋、中信建投证券贺菊颖 王云鹏 赖俊勇 袁清慧 刘若飞、九泰基金林柏川、鸿运私募舒殷、浙江朝景投资张高愉、粤佛私募基金曹志平、恒越基金薛良辰、荷荷(北京)私募唐巍、国投瑞银黄子川、北京泾谷私募蒋海、宝盈基金李欣、Open Do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褚江敏、招商证券侯彪 许菲菲、张胜勇、浙商医药郭双喜 盖文化、东吴医药俞昊岚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关于目前的回购计划以及后续回购和股份的用途,特别是是否会用于股权激励。
答:截至目前,公司共推出 3 次购方案。2022年推出第一次购,共购了 920 万股,使用资金 2 亿元,去年已全部注销。2024 年推出第二次购,公司共购了 1088 万股,使用资金 1.53 亿元,于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将此次购股份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2025 年公司推出了第三次股份购方案。目前,公司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待相关手续办妥后,公司将实施购。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安排,需待 2025年的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目前尚无具体方案。
问:关于原料药方面,确实自四季度以来,尤其是集采的影响仍在持续。请,分别来看,青霉素类和头孢类产品的原料增速在 2025年是否符合预期?如果不考虑集采的其他需求,包括像氟苯尼考,其价格已在底部,您怎么看其未来的价格趋势?
答:头孢类产品从 2024年四季度开始,随着市场需求逐渐疲软,整体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目前来看,环比下降幅度大约在 1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需求偏弱,二是集采续标带来的影响。此外,国内供需关系变化也是重要因素,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青霉素类产品,市场相对比较理性,使得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国内头孢的需求量疲软、产能存在一定过剩,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预计海外市场将有显著增长空间。
在兽药方面,除了氟苯尼考之外,其他兽药价格已从底部开始升。氟苯尼考的情况较为特殊,目前仍处于底部徘徊,预计到今年三季度,市场将逐渐归理性,价格有望开始升。
问:现在已经是 4 月中旬,公司如何看待整个 CDMO 板块的收入预期?其次,对于 CDMO板块的毛利率,如果做一个今年或未来两到三年的展望,大概会是怎样的水平?
答: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公司预计今年CDMO整体业务的增长将在20%到 30%之间。与以往相比,公司在 2024 年显著增强了研发力量,特别是引进了几位曾在国际顶尖公司担任核心技术岗位的专家。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研发能力,也增强了客户的信任度。今年于美国召开的 DCT会议上,公司的表现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于毛利率的预测,公司认为在 40%-45%之间是正常范围。这主要取决于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如果公司能够顺利实现产品升级,毛利率稳步提升是有可能的。
问:公司原料药业务全年的预期如何?公司有哪些应对策略?
答:2025 年原料药业务将面临一定压力。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国内市场的偏弱,特别是抗生素领域,上半年都承受着较大的市场压力。其次是在当前市场竞争背景下,公司预计原料药销售量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公司会逐步收窄下降幅度,将全年毛利贡献的下降控制在 10%以内。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来说,公司正在拓展新的市场,包括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并充分利用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判断,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机会。经过过去两三年的低迷期,今年市场可能会更加理性。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
问:关于制剂板块增长点是来自新产品,还是老产品的放量呢?
答:一方面,公司的老产品比如集采品种左乙拉西坦和琥珀酸美托洛尔市场已经开始放量。另一方面,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如富马酸亚铁咀嚼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以及治伤软膏等产品,今年也会带来一定的增长。
目前,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过去两年获批的项目还不多,因此要实现大幅增长,可能需要等到 2026 年以后。预计到 2026 年,公司每年会有 15个以上的品种获批。在整体立项策略方面,除了常规的仿制药品种外,公司还组建了改良型创新团队,目前已立项三、四个项目,主要围绕具有特点的剂型进行开发,为未来业务发展注入新动力。
问:多肽业务的进展和产能建设的情况如何?
答:关于多肽类药物,公司目前整体进展顺利。上个月,公司完成了司美格鲁肽减重项目的三期临床入组,而降糖适应症入组进度也完成了 40%左右,预计将在今年 7月份完成。
多肽原料药方面,根据最新的行业信息,公司研判后,将主要采用发酵法来做司美格鲁肽,这种方法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公司相关工艺路线已经走通,正在完善中。对于小分子多肽产能,大部分将应用公司原有的合成设施,预计不需新增太多的投资,只需增加部分固相合成设备即可。因此,公司原计划投入的这方面产能可能将不需要大规模建设了。
问:关于强力霉素和泰乐菌素两个品种,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如何?另外,强力霉素的起始物料是外购还是已经开始自主生产?最后,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公司与内蒙联邦的合作情况?
答:基于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考虑,公司相关兽药品种特别是大发酵产品,是选择和内蒙联邦合作生产经营;而公司在浙江或安徽地区生产基地,公司主要进行一些小发酵品种生产,这些品种的能源占比相对较低。
现阶段,公司主要致力于打通泰乐和泰万这两条生产线,这两条线的产能相对较大,能很快建立起优势。强力霉素短期内仍会采用采购土霉素原料的方式,因为土霉素在整个市场的供应是充足的,暂时没有必要进行投资。
问:公司新增客户在国内外的大致比例情况?能否请领导分别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一下?比如,国内大药企和 biotech 公司的大致比例,以及国外客户的情况。谢谢!
答:考虑到当前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公司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从一季度新增的项目来看,国内项目约占 6成,国外项目占 4 成。然而,从目前的收入角度来看,国外大公司的订单金额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的 CDMO客户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既有仿制药也有创新药的企业;一类是纯粹的创新药公司。公司目前的核心客户主要集中在第二类。从收入比例来看,目前国内的 biotech 公司在公司业务中的收入占比并不算高,大约在国内 CDMO 业务营收的 30%左右;而已经实现商业化、即将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则占据了收入的 70%以上。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早期主要与国际大型制药公司保持合作。近几年,公司大力提升研发能力,分别设在美国波士顿、上海和横店设立了研发中心,通过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现在已经具备了承接海外 Biotech 公司订单的能力。虽然目前有的订单销售额可能只有几万、几十万美元,但它们为公司 CDMO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未来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关于 I布局,公司在三、四年前就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创新团队,致力于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目前,整个团队已有 20多人。在发酵领域,公司一直在利用 I进行自发酵工艺优化,这项技术已经运用了两年多。通过 I优化,公司的发酵效价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其中一个产品为例,经过两年的工艺优化,发酵单位提升了近 70%,效果非常显著。
现阶段,公司在 I方面的布局也在持续推进。过去几个月,公司已经完成了平台的本地化部署工作,出于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的考虑,公司选择自建数据平台,而不是依赖大型公有平台。上周,公司正式启用了自己的后台数据平台,可以自主进行包括 Deepseek等软件的应用开发。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一些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的 PP,这些应用将帮助公司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接下来,公司将重点放在如何训练和开发公司自己的平台和技术上。
普洛药业主营业务:原料药中间体、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CDMO)、制剂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进出口贸易业务。
普洛药业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7.3亿元,同比下降14.63%;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上升1.98%;扣非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14.05%;负债率44.93%,投资收益3945.67万元,财务费用-859.62万元,毛利率24.0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0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925.5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78.63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