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搞一场跨国直播,教老外养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16:35 1

摘要:近日,在柬埔寨茶胶省的稻田边,一场“跨国直播”学养虾课程正在进行。身处中国上海的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稻渔项目团队正在线上指导柬埔寨稻虾农户进行无人机投喂罗氏沼虾和苗种培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在柬埔寨茶胶省的稻田边,一场“跨国直播”学养虾课程正在进行。身处中国上海的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稻渔项目团队正在线上指导柬埔寨稻虾农户进行无人机投喂罗氏沼虾和苗种培育。

据悉,柬埔寨农户已经跟着上海海洋大学的老师们学了4年多的技术了。茶胶省的稻虾种养面积已经发展到43.5公顷,去年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部分示范户开始用无人机给稻田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投喂饲料。

上海海洋大学老师远程指导柬埔寨虾农使用无人机播撒饲料,柬埔寨籍留学生担任翻译。学校供图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和试运行,干达省Piphop Bongkang育苗场的罗氏沼虾苗种培育技术基本稳定,可以常年给柬埔寨提供本地培育的罗氏沼虾苗种,这样柬埔寨稻虾种养就有了稳定的苗种来源,我很有信心。”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老师和团队成员透过镜头看到了鲜活的罗氏沼虾苗。他们的翻译是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真。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渔业资源丰富。该国全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330万公顷,而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仅为1350公顷,罗氏沼虾、银鲃和罗非鱼等水产品供应量不足,市场价格较高。吴旭干说,中柬合作共建柬埔寨“鱼米走廊”潜力巨大。

在柬埔寨开展稻虾种养模式潜力很大,但会受到旱雨季周期的制约,另外基础设施和养殖户的技术熟练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吴旭干团队专门编写了柬埔寨文的“茶胶省水稻-罗氏沼虾共生技术规程”和“罗氏沼虾大规格虾苗池塘培育技术规程”等,还多次前往柬埔寨开展“水稻-罗氏沼虾共生”和“罗氏沼虾苗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当地养殖户从基本原理讲起,再介绍通用技术,“手把手”传授经验。

吴旭干还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老师们的技术力量,采用智能设备(微孔增氧设备、水质在线监测和无人投饵机等)进行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培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苗种成活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小劳动强度和降低养殖风险。

在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陈雷雷副教授和李俊老师的指导下,相距两千多公里的柬埔寨稻田边,一架无人机“嗡”地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将饲料精准撒入虾塘。

据悉,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稻渔团队推广的罗氏沼虾标粗、增氧系统和水质监测技术已经在当地3个养殖基地进行示范应用,罗氏沼虾苗种暂养成活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70%以上。

吴旭干说,未来会继续培养更多“国际新农人”,计划2025年在柬埔寨新增10个技术示范养殖点。

记者了解到,上海海洋大学自2021年开始,承担了亚洲合作资金项目“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技术合作及人才培养”,在柬埔寨和老挝开展了系列化的稻渔种养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今后,上海海洋大学还将在“稻渔技术合作研发”“稻渔技术示范中心建设”“柬埔寨本土化稻渔人才培养”和“鱼米科技小院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