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创业,曹德旺妹妹冲出一个200亿IPO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16:25 1

摘要:4月14日,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正力新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首日收涨1.45%,总市值达210.5亿港元。

最近,国内新能源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4月14日,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正力新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首日收涨1.45%,总市值达210.5亿港元。

执掌这座百亿帝国的,叫曹芳。

● 曹芳(中)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锣

曹芳现年67岁,北大硕士,被誉为汽车供应链领域的“铁娘子”。

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妹妹。

曹芳早年加入福耀玻璃,在哥哥手底下干了整整27年。

她于56岁从福耀玻璃退休,就在人们以为这位女强人要安享晚年时,没想到她转头创办了正力新能。

她用短短几年时间,把正力新能干到“中国十大动力电池厂商”之列,排名第九,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口中抢下一块肉。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全球独占鳌头,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如今曹芳另辟赛道,业内将其视为“曹氏家族在汽车产业内的又一项重大布局”。

有业内人士感慨:一手汽车玻璃,一手汽车电池,曹家兄妹要把汽车产业链包圆了。

1、“能把男客户喝趴下的女经理”

有人说,曹芳的成功离不开福耀集团的家族资源和资本的支持,她“赢在了起点”。

这句话虽不能说有错,但显然弱化了这位女性在商界的卓越能力。

正力新能在短短几年内能够获得市场认可,成为市值百亿的超级独角兽,曹芳的战略决策和管理经验是关键。

● 曹芳

曹芳出生于1958年,比曹德旺小12岁。

她1987年入职福耀玻璃,从销售部经理做起,在该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她的一位福建老乡曾爆料:“曹芳年轻时就跟她哥一样敢闯,90年代跑业务能把男客户喝趴下。现在60多岁,到工厂视察还能穿着高跟鞋连走3个小时流水线。”

曹芳从销售经理一路干到董事和副总经理,主管商务工作,一步步成为集团核心管理层人员,积累了大量的商业经验。

任职期间,她多次牵头推进福耀与全球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供应链协作,客户涵盖宾利、丰田、福特等众多国际大牌。

● 福耀集团。图片来源:福耀集团官网

2012年,福耀在曹芳的带领下,从通用公司全球2万多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最佳供应商桂冠,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3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第二年,她受邀前往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出席全球顶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颁奖盛典。

可以说,曹芳为福耀集团的辉煌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福耀。

2、“教科书级别的资本腾挪”

从时间线来看,曹芳创办正力新能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筹划。

她2014年从福耀退休,但早在2013年,就与福耀集团的另一位高管陈继程,共同创办了新中源创投,并与丰田汽车合作,组建新中源丰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为丰田公司供应电池包等产品。

● 陈继程

这大概是她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早一次布局,这意味着,她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将锂离子电池作为发力方向。

2016年,曹芳进一步加码电池赛道,成立正力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

经过3年多的运作,2019年,曹芳迎来了她创业生涯最为关键的一步:带领正力投资,注资1.6亿元入股塔菲尔新能源,迅速获取其技术团队与客户资源。

为什么选择塔菲尔呢?

现今看来,是因为塔菲尔的技术基因与曹芳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

塔菲尔专注于动力电池制造,其创始人龙绘锦出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与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师出同门,有着行业先进的新能源电池技术。

曹芳以此切入电池赛道,无疑是获取优质资源、节约时间成本的最佳方式。

也是在同一年,曹芳团队成立了正力新能。

正力新能整合了塔菲尔的技术研发优势和福耀集团的供应链优势,由此作为一家全新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正式闯入大众视野。

这套“借壳重生”的操作,被业内盛赞为“教科书级别的资本腾挪”。

3、资本的宠儿

从正力新能的高层名单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这家公司与福耀集团千丝万缕的关联。

曹芳担任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

她的老同事陈继程担任总经理,此人拥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且擅长技术,曾是福耀集团的副总;

此外,首席财务官梁旺春、联席公司秘书徐婧等,也都曾在福耀任职。

就连曹德旺也间接入股,通过其执掌的福建耀华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权。

● 曹德旺

在曹芳和“福耀系”的加持下,正力新能颇受资本青睐。

从2022年至2024年期间,正力新能成功完成了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东南投控、中金资本、海松资本、中信聚信等多家知名机构。

正力新能估值一路飙升,以182亿元成为常熟首家独角兽企业。

资本看中曹芳和正力新能的潜力,愿意砸钱进去,而曹芳也不负众望。

在她的带领下,正力新能发展得极为迅猛,车用动力电池覆盖BEV(纯电)、HEV(混动)、PHEV(插混)、EREV(增程)等多种类型,兼顾轿车、SUV、MPV等各类车辆。

像一汽红旗、广汽传祺、上汽通用、零跑汽车等知名车企,均是她的客户。

公司营业收入不断上涨,自2021年到2024年,年营收分别为14.99亿、32.90亿、41.62亿和51.30亿元,并于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这种成长速度,在被称为“烧钱者的游戏”的动力电池领域,已是相当不容易。

● 正力新能常熟工厂。图片来源:正力新能

在动力电池站稳脚跟的同时,曹芳也在积极切入储能电池领域。

产品覆盖发电、工业、商业和户用储能等多种场景,在过去的一年里为公司带来了2.13亿元营收,并正在寻求与船舶、航空领域客户合作。

曹芳信心满满:“我们要做新能源界的瑞士军刀。地上跑的电车、天上飞的eVTOL(空中出租车)、海里开的游艇,缺了正力电池都玩不转!”

这种陆海空通吃的决心,显示了这位商界铁娘子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4、被大客户坑惨

多年来在一线摸爬滚打,跑业务、谈合作,让曹芳非常懂得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也让她极为重视技术和研发。

以最近三年为例,正力新能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达到了14.7%、10.0%和10.2%,相较业内同行,均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2024年底,正力新能已提交3600多项专利申请,获授专利2200多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412项。

这也是正力新能近年来能够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毕竟,在新能源领域,技术才是王道。

● 正力电池

虽然公司发展迅猛,但并不代表曹芳可以高枕无忧。

和许多初创公司一样,正力新能也曾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

这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大客户能够撑起公司业绩,但一旦发生变故,都可能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招股书显示,2021年和2022年,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威马汽车,贡献营收占比一度高达55.2%,超过了公司总营收的一半。

可惜到了2023年,威马汽车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最终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重整申请。

受此影响,正力新能三元电池销量锐减,从2022年的2.9GWh,骤降至2023年的1.5GWh,直接“腰斩”。

正力新能专为威马供货的南京工厂也因此停摆。

再加上售出产品无法回款、产成品降级出售给其他客户等,正力新能因“威马事件”造成的减值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为了度过危机,曹芳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奔赴全国各地与新客户搭建业务关系。

她带领团队连夜飞往长春,拿下了一汽红旗的换电项目;又赶往杭州零跑总部,签下订单,将正力电池塞进零跑多款核心车型。

在曹芳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正力新能终于顺利摆脱了危机。

● 曹芳(中)

这场危机,让曹芳切实体会到“业务过分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

自那以后,正力新能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时,会重点关注其信用度,加强信用审批的内部控制程序。

同时,曹芳也在逐步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程度。

公司第一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从曾经的55.2%,一路下探到如今的26%,远低于行业均值。

5、无惧竞争的铁娘子

如今的正力新能以年装机量10.94GWh,排名中国十大动力电池厂商第九位。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对这些厂商调研分析后发现,正力新能表现出了极高的增长速度:在动力电池领域增速第二,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领域增速第一。

成立短短6年取得如此成就,足以让一众同行感到不安。

更让同行们警惕的是,曹芳活学活用,把福耀集团服务车企的那套战术,带到了电池领域,公司不仅参与从电池设计到售后维护的全过程,还帮助车企开发定制化的BMS(电池管理系统)。

有汽车分析师指出:“正力新能的打法与当年的福耀如出一辙,不追求绝对规模,专攻中高端定制市场。如果将宁德时代比作卖标准品的大型超市,那么正力新能就是一家私房菜馆,客户想要什么就给炒什么。”

● 图片来源:正力新能

曹芳的这种策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领域格外受用。

以广汽传祺为例,旗下某车型改用正力电池后,续航多了50公里,成本反而降低了15%。

曹芳常说:“我哥教会了我怎么做玻璃,我也要教会世界怎么用电池。”话语中有着铁娘子一贯的直爽和豪气。

从求快到求稳,阵痛过后的正力新能在曹芳的带领下,以更成熟的姿态,迎接新能源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这对福建渔村走出的兄妹,正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文/牧龙闲人

来源:最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