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国际户外大牌始祖鸟彻底火了,但不是因为产品多能打,而是把5500米的高原当成“秀场”搞事情,这波操作直接戳了公众的痛点,更让人看清它喊着“环保”口号的双标真面目。
9月19日,国际户外大牌始祖鸟彻底火了,但不是因为产品多能打,而是把5500米的高原当成“秀场”搞事情,这波操作直接戳了公众的痛点,更让人看清它喊着“环保”口号的双标真面目。
先说说这场把高原当舞台的争议事件,始祖鸟这几年总爱搞“向上致美”高山活动,前两年在云南香格里拉、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搞户外大秀时还挺低调,可2025年这场直接玩出了新花样。
在海拔5500米的高原上,先是搭建大型秀场,更离谱的是居然安排了烟花表演。
要知道这种高海拔地区生态极其脆弱,别说炸山、放烟花可能造成的污染,光是搭建和拆除设备留下的垃圾,都可能让当地环境难以恢复。
最讽刺的是,始祖鸟一直把“无痕登山”“环保可持续”挂在嘴边,产品宣传里全是对自然的敬畏,可转头就把生态敏感区当成营销道具。
有品牌营销人士直接点破,这活动本想强化环保人设,结果烟花秀和“无痕登山”的宣传完全冲突,根本就是价值观背离。
这种嘴上喊环保、行动毁环境的操作,说白了就是拿“环保”当流量密码,骨子里根本没把生态当回事。
更让人膈应的是,这已经不是始祖鸟第一次玩双标了。
作为1989年创立的加拿大品牌,它进入中国20多年,2019年被收购后就彻底换了玩法,从“专业户外装备”摇身一变成“运动奢侈品”,门店全扎在上海淮海中路、北京国贸这种核心商圈,跟爱马仕、蒂芙尼做邻居,服务也改成奢侈品式的1对1导购。
靠着“高端稀缺”的营销套路,不少产品被抢断货,二手市场都能溢价几千块,2024年光是大中华区营收就飙到12.98亿美元,占了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四分之一的收入。
可赚着中国消费者的钱,始祖鸟在环保标准上却搞起了“中外有别”。
在欧美市场,它不敢在自然保护区搞大型活动,产品回收体系也做得像模像样;到了中国,不仅敢在5500米高原折腾,连最基本的环保风险把控都丢了。
至锐传播的专家都忍不住吐槽,它根本没预判到中国中产对环保问题的敏感,暴露了价值观审查的彻底失效。
说白了,就是觉得国内消费者好糊弄,把营销噱头看得比环保责任重。
这波争议能闹这么大,本质上是大家看透了它的“伪高端”套路。
始祖鸟现在的核心逻辑根本不是做户外装备,而是学奢侈品玩“饥饿营销”,靠限量款维持高溢价,用高端门店筛选客群,把产品变成中产的“身份符号”。
2024年它全年营收突破20亿美元,占了母公司四成收入,大中华区增速更是高达53.7%,这么疯狂的增长全靠中国市场撑着,可它回馈的却是对中国环境的漠视。
目前始祖鸟还没就高原活动的环保影响给出明确说法,只是含糊其辞地回应“合规”。
但消费者心里早就有了答案:真正的户外品牌该敬畏自然,而不是把生态脆弱区当秀场;真正的高端品牌该言行一致,而不是把环保当营销口号。
靠着双标营销赚快钱或许能撑一时,但丢了诚信和责任,再高的溢价也迟早会崩盘。
毕竟中国消费者早就不是只看品牌的“冤大头”,是时候让始祖鸟搞清楚:想在中国市场淘金,先把“环保双标”的毛病改了再说。
来源:笔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