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子买不起,老家回不去”——6月28日,上海黄浦建国东路68街坊最后一户签字,588亿旧改巨无霸正式开拆,刷新全国单地块投资纪录。
“房子买不起,老家回不去”——6月28日,上海黄浦建国东路68街坊最后一户签字,588亿旧改巨无霸正式开拆,刷新全国单地块投资纪录。
一句话:上海把“拆”字玩成了限量奢侈品,市中心越拆越贵,普通人只剩围观资格。
黄浦滨江新房备案价21.8万/㎡,对面里弄里还在倒马桶。588亿砸下去,原地起的是低密度豪宅+艺术mall,回迁房被悄悄安排到三公里外。
官方说“留改拆”并举,现场只见拆和建,留的是沿街那排被刷成咖啡色的假文保墙。
网友直播数挖掘机,弹幕齐刷“上海不需要穷人”。
临港GDP狂飙28%,房价却稳在3.2万,看似温柔,实际打车到陆家嘴两百块,通勤两小时起步。
松江、嘉定、奉贤新城轮番开推介会,口号是“年轻人第一套上海房”,真相是配套还没影,售楼处已抢光。
人才落户门槛降到本科,可没人告诉你,先得承诺“五年不出新城”,违约补差价,套路比拼多多砍一刀还深。
机场联络线试跑40分钟连接虹桥浦东,听起来像城市福利,一算账:两条地铁线票价加起来还没它贵。
市域铁路一通,五大新城房东集体跳价,房租跟着轨交涨,工资却像地铁座椅——纹丝不动。
长三角一卡通刷遍沪苏嘉,上海人发现周末去苏州吃碗面都要排队两小时,反向旅游把昆山花桥挤爆,花桥房东笑纳上海溢出红利。
中心城区搞“工业上楼”,厂房容积率翻倍,老板们把机器搬上12层,电梯故障一次整条生产线歇菜。
员工自嘲“天天在写字楼里打螺丝,出门就是外滩三件套,工资还是工厂价”。
留改拆政策写得漂亮,执行层面全是生意:开发商算得精,留的是能卖高价的街角,改的是能塞更多车的地下车库,拆的是真·老破小,也是真·穷人退路。
588亿项目官宣那天,微博热搜第一不是房价,而是“上海最后的弄堂烟火气”。
点进去全是九宫格废墟航拍,滤镜一套,废墟变赛博。
真正的原住民在评论区发语音:“我外婆的灶披间没了,谁给我赔?
”点赞最高回复只有四个字:“市场行为。
”
城市更新更新的是地价,不是生活。
五大新城想造新上海,可年轻人要的是能睡觉的床,不是规划图上的城际线。
都市圈越扩越大,心脏却越跳越贵。
上海把边界推到太湖边,也把很多人推到了局外。
来源: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