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外滩作为上海“黄金三角”(外滩-陆家嘴-北外滩)的核心板块,近年来以“全球超级总部基地”为定位,商办项目密集开发。然而,住宅供应长期稀缺,职住失衡问题凸显。为推进北外滩职住平衡,此次大幅减少商办用地规模,新增住宅、公共绿地等规划。
1、中国第一烂尾楼 天津117大厦即将复工
红星资本局4月20日消息,“中国北方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已于近日获得新的施工许可,计划于4月30日复工。 天津117大厦于2008年9月开工,2015年9月实现建筑结构封顶。但随后,项目停工、复工又停工,历经股权转让等重重波折,最终沦为“烂尾楼”。 如今,这座高楼在多方介入下,将复苏盘活。根据施工许可,天津117大厦计划于2025年4月30日重启施工,2027年4月竣工。近日,虹口区公示《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k314、hk315、hk319街坊局部调整初步成果》。
北外滩作为上海“黄金三角”(外滩-陆家嘴-北外滩)的核心板块,近年来以“全球超级总部基地”为定位,商办项目密集开发。然而,住宅供应长期稀缺,职住失衡问题凸显。为推进北外滩职住平衡,此次大幅减少商办用地规模,新增住宅、公共绿地等规划。此次最为重磅的是,hk315街坊内原hk315-08地块原土地性质原规划为C8Rr3C2(商务办公用地+三类住宅组团用地+商业服务用地),调整后以hk315-11地块为主,土地性质为Rr3(三类住宅组团用地),用地面积19446平方米,容积率2.5,建筑限高由原来的220米下降至100米。 此外hk315-11地块以北和以西新增规划公共绿地。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桂林山水甲天下”,凭借独特喀斯特地貌,桂林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来自广州的王博文便是桂林的“常客”,他曾多次前往桂林旅游,最近一次是在今年3月份。
近年来,桂林市旅游业口碑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众多游客对桂林的自然风光赞誉有加;但另一方面,强制消费、宰客现象、景区过度商业化、配套服务不完善、低价游乱象等负面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桂林旅游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口碑。 4月11日,桂林旅游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报,其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去年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2024年桂林旅游的营业收入约4.32亿元,同比减少7.58%;归母净亏损约2.04亿元,同比减少1830.7%,转盈为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亏损约2亿元,同比减少2625.31%,同样转盈为亏。 这并非桂林旅游公司首次面临亏损,从近几年财报来看,桂林旅游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亏损近10亿元,其中2020—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短暂盈利后,2024年再度陷入亏损。 韩国劳动部近日批准三星电子半导体系统部门的特殊工时申请,允许其研发人员在接下来三个月内实行每周最长64小时工作制(即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12.8小时),随后三个月调整为每周60小时。 此前,韩国法律规定每周最长工时不得超过52小时。目前,韩国已修订《劳动基准法》。根据新规,被政府认证为“半导体研发企业”的高科技公司可申请延长加班时限。三星提交了政府认证的“半导体研发企业”证明等材料,获批流程迅速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策还将半导体企业的加班审批有效期延长至一年。业界消息称,SK海力士等芯片制造商也正在准备类似申请。韩国政府表示,此举是为了提升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已引发劳工团体对过劳问题的担忧。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96077sid=11
来源:朝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