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联合国安理会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会议的议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铺开,加沙地带传来的炮火声成为最沉重的背景音。当地时间9月23日,应阿尔及利亚等五国倡议召开的这场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连用四个“必须”的强硬表态,直指问题核心——“必须立即结束加沙惨剧”,为
当联合国安理会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会议的议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铺开,加沙地带传来的炮火声成为最沉重的背景音。当地时间9月23日,应阿尔及利亚等五国倡议召开的这场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连用四个“必须”的强硬表态,直指问题核心——“必须立即结束加沙惨剧”,为陷入至暗时刻的巴以冲突注入迫切的停火呼声 。
此刻的加沙,正经历着难以想象的人道灾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直言,巴以冲突已进入“至暗阶段”,加沙平民承受着极端痛苦,饥荒蔓延与疾病传播交织,人道援助通道持续受阻 。这一描述并非夸张:截至9月中旬,加沙死亡人数已飙升至6.5万多人,而就在会议召开前五天,美国刚以一票否决安理会停火决议草案,让14国赞成的人道诉求沦为空谈。以色列不仅未收敛军事行动,反而宣布在犹太新年期间向各战线增兵,战火升级的阴影持续笼罩加沙上空。
面对如此僵局,中方的立场清晰而坚定。耿爽在发言中明确提出四大关键主张:除立即结束加沙惨剧外,还必须缓解约旦河西岸紧张局势、纠正巴勒斯坦遭受的历史不公、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他特别敦促以色列履行占领方的国际人道法义务,全面恢复人道物资准入,同时立即停止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活动与定居者暴力,撤销对巴勒斯坦经济活动的限制。这番表态既回应了当下的人道危机,更触及了巴以问题的根源——正如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所言,巴勒斯坦人不该永远活在占领之下,承认其国家地位是正当权利而非恩赐 。
会议现场的立场分化,折射出国际社会的复杂博弈。一方面,支持停火与“两国方案”的呼声已形成压倒性态势: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数量已达152个,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近期纷纷转变立场,加入承认行列。古特雷斯强调,“两国方案是符合国际法的唯一和平路径”,不落实这一方案,极端主义将蔓延全球。另一方面,美国的孤立立场与以色列的强硬态度仍在制造障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言“巴勒斯坦国不会被建立”,威胁报复承认巴国的国家,而美国多次否决停火决议的行为,被耿爽直指“阻拦安理会履行职责”。
中方的发声,既是对公道正义的坚守,也是对国际责任的践行。耿爽明确指出,中东正站在历史十字路口,是缓和还是紧张、是对话还是对抗,考验着所有国家的选择。事实上,中方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此前就曾对美国滥用否决权发出灵魂三问:“还要多少生命逝去才能停火?还要多少惨剧发生才能畅通援助?安理会还要等多久才履行职责?”。这种持续的正义发声,与国际社会的积极势头形成呼应,推动着和平议程向前推进。
会议落幕时,加沙的炮火尚未停歇,但国际社会的共识已愈发清晰:军事手段换不来安全,封锁与占领解不开死结。中方提出的四个“必须”,不仅是对当下惨剧的紧急叫停令,更是对未来和平的路线图指引。当152个国家的承认已为巴勒斯坦国奠定基础,当“两国方案”的可行性反复被历史印证,唯有摒弃单边主义、践行多边共识,才能让加沙的孩子重见和平,让中东的土地告别战火。这,正是安理会这场高级别会议应有的最终答案。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