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世界创意和创新日虽然它创立于2017年但在中国的文物中早就充满了各种创意和创新今天,我们来看这件融贯东西文化的人身鱼尾金饰片半人半鱼半马半鸟 这件金饰片太有创意了在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河两岸星罗棋布地躺着300余座唐代古墓△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北区的部分发掘
今天是世界创意和创新日
虽然它创立于2017年
但在中国的文物中
早就充满了各种创意和创新
今天,我们来看这件融贯东西文化的
人身鱼尾金饰片
半人半鱼半马半鸟 这件金饰片太有创意了
在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河两岸
星罗棋布地躺着300余座唐代古墓
△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北区的部分发掘区域
2017年,其中一座古墓被盗
646件文物被盗走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不懈追踪
警方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
并追回了全部被盗文物
人身鱼尾金饰片是其中的一件
虽然被叫作“人身鱼尾”
但它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美人鱼”
而是一位穿着吐蕃翻领袍的男性
△ 图片来源: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
只见他束发额带,后飘绶带
一手拿着来通杯
一手抓着羽毛的尾端
身后有张开的双翼
△ 图片来源: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
两足为一对兽足
身后有条长长的回旋鱼身鱼尾
上面的鱼鳞纹饰清晰可见
△ 图片来源: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
镂空处应该镶嵌着五彩斑斓的宝石
虽然目前已脱落
但也能想象到它金碧辉煌的样子
这条“美人鱼”竟然是吐谷浑可汗
人身鱼尾金饰片
这种半神半兽的混合图像
与希腊神话中半人鱼马海妖非常类似
即一个带有双翼的人
前足似马腿,下半身像鱼尾
而这件人身鱼尾金饰片
修改了希腊神话中的形象
用狮子的前腿取代了马的前腿
△ 金饰片周缘有钉孔。图片来源: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
人身鱼尾金饰片十分轻薄
整体呈长条形,前宽后窄
周缘有钉孔
人们猜测它可能是剑鞘的装饰
△ 图片来源: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
考古学家通过与它同时出土的一枚印章推断
墓主人是吐谷浑的莫贺吐浑可汗
△ 莫贺吐浑可汗印。
这也与金饰片中
身着独特吐蕃风格的中亚长袍
手举来通杯
头戴表明王权地位的头巾的形象相吻合
总之,它是祆(xiān)教传统
(祆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在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
以及古代希腊罗马艺术
影响吐蕃王廷艺术和装饰的典型例证
青海道带来的中西文化融合
是什么原因
在唐朝·吐蕃时期的青海
能够创造性地诞生这件人身鱼尾金饰片?
这就不得不提“青海道”(即“吐谷浑道”)
△ 青海道(“吐谷浑道”)示意图
青海道属于古丝绸之路的南线
并不是一条路
而是一张四通八达的路网
吐谷浑时期的青海道
向东连接长安
向南可连接四川、西藏、印度
向西通向西域
来往商旅,可在不同的季节
在路网中选择任一道通行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
丝绸之路主道被各方势力争相夺占
青海道却相对安定
加之吐谷浑政治中立、经营得法
使得青海道一度发挥了
丝绸之路主干道的作用
吐谷浑立国350余年间
始终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交往
并“商译往来”“事惟贾道”
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与传播
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身鱼尾金饰片
不仅生动展现了古代人们的非凡创造力
还承载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殊历史意义
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