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发展网讯近年来,“奉贤黄桃”接连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市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是上海唯一“三合一”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奉贤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近日,“奉贤黄桃”再传喜讯,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主导下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奉贤黄桃”接连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市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是上海唯一“三合一”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奉贤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近日,“奉贤黄桃”再传喜讯,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主导下,《奉贤黄桃种植技术规范》(T/SAS 0032—2025),经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审核通过,将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全区首个(上海市第一批)农业团体标准,标志着黄桃产业标准化建设又迈出关键一步。
“奉贤黄桃”于2010年发布首个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奉贤黄桃》,并于2011年注册“奉贤黄桃”商标。自注册商标以来,历经十五载深耕细作——从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5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2022年)、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再到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2024年),直至《奉贤黄桃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025年),逐步从地方特色品牌跃升为上海唯一“三合一”地理标志产品。这一历程不仅凝聚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的智慧,更见证了“标准迭代—保护升级—产业转型”的协同突破,成为奉贤乡村振兴的典范!
随着农业老龄化加速,机械化和智能化已成为现代果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新建桃园需求,提升“奉贤黄桃”的产品竞争力,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迫在眉睫。此次发布的《奉贤黄桃种植技术规范》由市知识产权局、市标准化协会、市农科院、区市场监管局、奉贤黄桃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并向行业专家及相关方征求意见,历时两年调研论证。
针对传统种植模式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痛点,首次引入“矮化密植+设施农业”技术,配套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提升产量稳定性。针对市场假冒伪劣频发的问题,明确质量追溯与防伪体系要求,实现“一果一码”全程可溯。针对机械化操作需要,对树形提出要求,明确树枝形状应为“Y”型,并规范树形主干高度、树枝开张角度等,以便于机械化浇水施肥。
《奉贤黄桃种植技术规范》的制定,既是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深化落实,更是从源头破解产业分散化、低效化瓶颈的“破局之策”。通过技术规范重构产业基因,将区域性农产品从“自然经济”推向“标准经济”,以技术壁垒构建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标准化的产业革命,正在将奉贤黄桃从地方特产转化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地理标志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模板。
2024年8月28日,中国知识产权报刊载专题文章《上海奉贤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介绍了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围绕“奉贤黄桃”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提升其品牌美誉度的生动实践。
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围绕“奉贤黄桃”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政策帮扶,推进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全力助推打造“奉贤黄桃”金名片,出台“奉贤黄桃”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上海市地方标准,从产品分类、产地范围、生产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7个角度规范“奉贤黄桃”的种植出品。制定《“奉贤黄桃”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鼓励引导奉贤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包装上正确使用“奉贤黄桃”地理标志商标和专用标识,统一产品形象。建立“奉贤黄桃”地理标志运用授权体系,制定统一合同范本,完善授权管理制度,提高商标使用许可规范化程度。
强化地理标志行政保护,每年8月黄桃集中上市期开展流通领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行动,联合奉贤区农业农村委等职能部门,在每年黄桃上市期开展产品抽样检测,确保产品品质,维护“奉贤黄桃”良好声誉。
近三年来,奉贤区市场监管局以区内超市、大卖场、水果店等黄桃销售点为重点对象,重点排查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等侵犯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件,防止“李鬼”产品扰乱市场、损害“奉贤黄桃”产品形象。
来源:东方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