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商超货架和网络直播间里,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从未见过的蔬菜水果,它们有的名字新奇,有的外观特殊,价格却比普通产品高出很多,在商家推波助澜、夸大其词下,吸引了很多不知情的消费者争相购买。
在商超货架和网络直播间里,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从未见过的蔬菜水果,它们有的名字新奇,有的外观特殊,价格却比普通产品高出很多,在商家推波助澜、夸大其词下,吸引了很多不知情的消费者争相购买。
其实,这些罕见的蔬菜水果并不是“高端货”,有些甚至还不如同类产品成本高、营养好,都是糊弄人的“智商税”。下面,咱们就盘点一下10种蔬菜水果“骗局”,看看你买过几种?
水果西兰花,外观与平时的大棵西兰花有很大差异,小小一个,商家们宣传其维生素C含量超高,营养非常丰富,口感更嫩更甜,纯天然不打药,适合孩子吃。其实,就是从大棵西兰花上切下来的小朵,或者是没长大的残次品,花几倍的价钱,买到这样的产品,真是够了!
玉米笋,外皮翠绿,里面金黄,像是竹笋模样,有些不良商家宣称它是“专门培育的新品种”,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口感香甜,适合爆炒、凉拌、煲汤、烧烤等多种烹饪方式。其实玉米笋并不是笋,只是一种未成熟的玉米,还未长出饱满的玉米粒。
很多人在吃芒果时,会对芒果核占比过大而烦恼,辣椒芒在这种情况下凭空出世,成为水果店、网络上的网红产品。辣椒芒,外形像辣椒,甜度较高,而果核很小,但并不是一个新品种。它只是芒果在生长过程中,因为光线不足或授粉不均,而长成的“畸形果”,之前都很难卖出去,换个名字后身价翻倍。
近几年,在南方一些旅游景区或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一种金西梅的水果,它色泽鲜红,晶莹剔透,吃起来齁甜,商家通常会把它包装成西域名贵品种,很多不知情的游客购买。金西梅,川渝人称之为哈儿果,就是以小毛桃、烂李子为原料,加入科技与狠活,制成的蜜饯,吃多了对人体并无益处。
猕猴桃是我国的原生水果,很多地方都有野生猕猴桃树种,但市面上售卖的野生猕猴桃最好不要买。商家往往会宣传,这些野生猕猴桃天然无污染,比种植的甜几倍,营养价值也高很多,因此售价很高。实际上,野生猕猴桃分布很分散,实现批量采摘难度大,这些野生猕猴桃很多是用生长不良的种植猕猴桃冒充的。
前两年,爆炸桃走红网络,销量非常可观,这种爆炸桃的外观与干净光滑的普通桃大有不同,坑坑洼洼,还有很大的裂口,商家将其宣传成原生态好桃,因为甜度过高而爆炸,比普通桃甜5倍。实际上,爆炸桃就是有问题的瑕疵果,以前采购商都不要的产品,只能廉价处理,不知道是哪个“营销天才”想出的新名字,利润比优质桃还要高。
藏乌梨是今年年初网络上出现的“新品种”,它通体乌黑发亮,皮薄肉厚,果肉脆嫩多汁,商家宣传其为青藏高原的稀有品种,价格昂贵,每斤要一二十块钱,成了不少人追捧的“养生水果”。其实,并没有藏乌梨这个品种,只是用普通的梨为原料,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使得表皮变黑,不仅口感和营养没有差异,还不容易储存。
去年以来,羽衣甘蓝成为茶饮店的新宠,被宣传为超级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还有抗氧化、抗癌的神奇功效,成为健身圈和养生圈的香饽饽。其实羽衣甘蓝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十字花科芸薹植物,绿化带经常种植,有一定营养价值,但并没有神乎其神的治疗功效,而且口感发苦,用来制作饮品时会加入很多糖,热量也很高。
乌柑,又被称为非洲乌柑、黑美人乌柑、脏脏柑,与表面橙黄光泽的沃柑不同,乌柑的表面乌黑暗淡,宣传比沃柑更好吃,“我很丑,但我很甜”。其实乌柑就是管理不善,没打农药,被病虫咬过的沃柑,导致表面氧化变黑,其实就是沃柑的坏果,原来都没人要,需要低价处理的,这个名字搞得像是新品种一样。
“香蕉中的稀有品种,表皮有芝麻状斑点,甜度更高,软糯清香,还能润肠通便、补气血”,芝麻香蕉的宣传让不少消费者以为它是培育的新品种,价格比普通香蕉贵。但并没有芝麻香蕉这个品种,它只是成熟度较高时,表面会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口感确实比普通香蕉更软糯香甜,但营养价值一致,而且保质期非常短。
总而言之,买水果蔬菜,关键要看新鲜度和性价比,不要被新奇的名号和外观迷惑。与其交智商税,还不如买一些常见的果蔬,既省钱,又有营养。
你吃过哪种呢?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
来源:小沫美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