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堪怜不堪言”,譬如这池水,便不再是夏日那等饱胀的、几乎要漫出来的碧沉沉的浓酽。夏天的绿是有些霸道的,带着一股子青春年少的不管不顾,直扑你的眼。如今却沉静下来了,是那种滤去了喧嚣与浮躁的、浅浅的、透透的绿,像一块凉润的老玉,温和地卧在那里。
原创文章,文责自负,转载请备注!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堪怜不堪言”,譬如这池水,便不再是夏日那等饱胀的、几乎要漫出来的碧沉沉的浓酽。夏天的绿是有些霸道的,带着一股子青春年少的不管不顾,直扑你的眼。如今却沉静下来了,是那种滤去了喧嚣与浮躁的、浅浅的、透透的绿,像一块凉润的老玉,温和地卧在那里。水面上,不见了那一种接天连日、咄咄逼人的气势,只剩下些残存的荷叶,大多已失了青翠,边缘卷曲起来,泛着一种古旧的、黄褐的锈色,像是线装书里被时光浸透的册页,边缘都起了毛。它们七零八落地撑着,有的斜倚在水面,有的则干脆折断了茎秆,半浸在清波里,别有一种零落的、不圆满的风致。这倒让我想起弘一法师晚年那“悲欣交集”的四个字,眼前的残破里,没有悲戚,只有一种历尽繁华后,坦然面对衰败的静默。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秋凉晚步》中写到: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而这诗里说的“红蕖却”,是真真的。夏日那些娇艳的、袅娜地红着的荷花,早已寻不见踪影。花开花落,原是寻常事,但在这秋日的池上,花的“落尽”却成就了叶的舞台。我的眼光,便不由得顺着那诗句,去寻觅那“犹开”的“最小钱”了。
果然,在那些大片的老叶的荫庇下,靠近池岸的浅水处,有那么几片新生的叶。它们是那样的小,果真如古代的铜钱一般,圆圆地、羞涩地铺在水面上。颜色是一种娇嫩的、仿佛一掐就要流出汁液来的新绿,与旁边老叶的苍褐,形成了动人的对照。它们不是一朵花,没有芬芳,也没有艳色,只是那么安安静静地、努力地绿着。一片,两片,三片……它们散落在偌大的池塘里,毫不惹眼,你若存了躁急的心,是决计发现不了的。
我忽然觉得,这满池的风景,竟是一场无声的排演。没有锣鼓,没有唱腔,只有布景与角色。那大片残破的荷叶,是卸了妆的老生,踱着方步,在台上一板一眼地回味着方才的热闹;而这星星点点的“小钱”,便是刚刚溜上场的小龙套,穿着过于宽大的戏服,睁着懵懂而又清亮的眼,怯生生地站在台角,等着自己的戏份。热闹是它们的,将来或许也是它们的,但此刻,它们只是静静地存在着,与那落幕的辉煌,构成一幅完整的、关于时间的图画。
这景象看久了,心里那点因节气而起的微澜,反倒平复了下去。秋的悲凉,大约是人强加给它的罢。人总喜欢圆满,喜欢盛大,喜欢一切都在蓬勃的顶点。于是见了凋零,便觉感伤;见了萧疏,便生寂寞。可天地运行,何尝有过这般缠绵的儿女情态?它只是冷静地、按着节拍,一步步地走。盛极而衰,衰中又孕育着新的萌动,这本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我们感时伤怀,不过是将自己生命的短促与无常,投射到这无穷的造化之上罢了。
这小小的秋池,便是一个宇宙。没有春日那种蠢蠢欲动的、争抢着要破土而出的拥挤;没有夏日那种挥霍无度的、恨不得将所有的生命力都在一刻燃尽的狂欢;也没有冬日那种万籁俱寂的、将一切深深埋藏的决绝。它有的,是一种“之间”的状态。在繁华与寂灭之间,在炎热与酷寒之间,它找到了一个平衡的、可贵的支点。这“轻寒”,正是这“之间”最体贴的温度,它让你清醒,却不至于战栗;它让你沉思,却不至于沉沦。这“可人”处,怕也正在于此了。
正凝神间,不知何处来了一阵极轻微的风,贴着水面拂过。那如钱的幼叶,便跟着水波,柔柔地荡了几荡,像婴儿无意识的梦呓。而老叶们,只是微微颔首,仿佛一位长者,对稚子的顽皮报以宽容的一笑。这时,我看见一只通体碧蓝的豆娘,纤细得如同一个精致的念头,悄无声息地飞来,停驻在一片新叶的边缘。它薄纱般的翅翼在淡淡的秋阳下,折射出瞬息万变的光彩。它停留了或许只有一瞬,便又倏然飞走,不留痕迹。这一动一静,一存一亡,一来一去,在这池上,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理所当然。
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乡下的老家,祖父也是这样,在类似的天气里,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手里拿着旱烟,久久地看着一畦菜地。地里,夏天的瓜藤早已拉秧,显出些枯败相,但角落里,秋播的菠菜却刚冒出星星点点的绿意。他并不说话,只是眯着眼看,脸上的神情,是那种经历了一生劳作后的、深深的平静。那时我不懂,只觉得无聊。如今站在这池塘边,我仿佛忽然懂得了那份沉默。他所看的,不是凋零,也不是新生,而是这二者之间,那绵长而有力的呼吸。这呼吸,的名字,大概就叫作“生活”本身罢。
天色不知不觉,又澄澈了几分。阳光斜斜地照过来,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不耀眼的光边。该回去了。我最后看了一眼那池水,那老叶,那新钱,它们依旧在自己的位置上,安然地承受着光阴。我转过身,沿着来路慢慢走回去。来时的我,揣着一个“秋”字,心里是有些准备要悲一悲的;此刻的我,却觉得心胸被这池水洗涤过一般,是一片难得的空旷与清明。
这一池秋,不是一首挽歌,而是一句温和的提醒,一篇写在水上的、关于从容的寓言。
来源:那一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