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5个部位的痣,或与癌症“密切相关”,别大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20:17 1

摘要:一个小小的痣,真的能“要命”?答案是肯定的。医学研究显示,超过70%的黑色素瘤患者,早期表现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痣发生了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对“痣”习以为常,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美人标志”。

但你知道吗?长在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痣,可能不是简单的色素沉积,而是在悄悄传递一种危险信号。

它们,有可能正是癌症的前哨。尤其是恶性黑色素瘤,它是目前医学上最“狡猾”、最具有穿透力的皮肤癌之一。

许多人直到症状严重才意识到问题,而这时候,治疗窗口可能早已错过。

一个小小的痣,真的能“要命”?答案是肯定的。医学研究显示,超过70%的黑色素瘤患者,早期表现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痣发生了变化。

而这些变化,多数人往往不以为意,甚至长时间忽略,直到病情已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案例:患者原以为是普通的“胎记”或“老年痣”,直到出现破溃、出血、迅速变大等现象才到医院就诊,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黑色素瘤,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而真实情况是,这些信号其实早已向外界发出“危险警报”,只是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严重性。

据《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年第10期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皮肤癌患者约为25万人,其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虽较低,但其致死率却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皮肤癌。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黑色素瘤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尤其在年轻人群中出现明显增长,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防控意识。

那么,哪些部位的痣,更值得警惕呢?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近年来的临床统计来看,面部、手掌脚底、指(趾)甲下、私密部位以及背部这五个部位的痣最容易出现癌变倾向。

这些部位或因暴露频繁、摩擦较多,或因隐蔽难以观察,成为黑色素瘤的“高发地带”。

首先是面部。作为人体最常暴露于阳光下的部位,面部痣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是黑色素细胞异常活跃的区域之一。

特别是鼻翼、眼角周围等皮肤较薄的区域,更容易因局部损伤或日晒诱发细胞突变。

很多人喜欢“点痣”,却忽视了术后的防晒护理,这在医学上被认为是诱发痣恶变的重要诱因之一。

其次是手掌与脚底。这一部位的痣多数为先天性,表面光滑,颜色较深,且不易引起注意。

由于手掌脚底承受日常重量与摩擦,其皮肤结构特殊,黑色素瘤在此处一旦发生,发展速度快、浸润性强。

更棘手的是,患者往往因位置隐蔽,等到发现时已出现溃烂或色素外溢,提示病变已深层发展。

第三个高危区域是指甲下方。临床上有一种黑色素瘤类型,叫做“指甲黑色素瘤”,初期表现为指甲中线出现一条黑线,多数人以为是“营养不良”或“撞伤出血”,结果延误诊断。

这类痣往往进展迅速,极易扩散至淋巴系统。一旦出现指甲下的色素带扩宽、颜色加深或指甲变形、脱落,应高度警惕。

第四个部位是私密区域,包括肛门周围、生殖器附近等。由于这些位置日常观察困难,很多人对局部皮肤变化缺乏敏感性。

医学研究表明,生殖区域的痣若反复摩擦、刺激,极易诱发细胞异常增殖,成为黑色素瘤的温床。

特别是中老年人群,若发现这些部位的痣突然变大、边缘模糊或伴随瘙痒感、渗液,应立刻就医检查。

最后一个部位是背部。这是一个常被忽视的“盲区”,尤其是对于独居老人或活动不便者,背部的痣常年无人关注。

但背部又是黑色素瘤发生率较高的区域之一,因为其皮肤相对松弛,毛细血管丰富,癌细胞一旦形成,极易沿皮肤组织扩散。

此外,背部痣因摩擦衣物或床铺,也容易受到慢性刺激,增加病变风险。

除了部位,痣的外观变化同样至关重要。国际上有一套著名的“ABCDE”评估法,用于判断痣是否有恶变风险:

A代表不对称(Asymmetry),即痣的两边不一致。
B代表边界(Border),边缘是否不规则。
C代表颜色(Color),是否色彩不均,有黑、红、灰等混合色。
D代表直径(Diameter),是否超过6毫米。
E代表变化(Evolving),痣是否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

一旦发现身上的痣符合以上任意一点,尤其是多个指标同时出现,必须立即进行专业检查,排除黑色素瘤可能。

那么,痣会不会因为“点掉”而诱发癌变?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未经专业评估就随意点痣,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很多美容机构缺乏医学背景,更没有病理诊断能力,盲目点痣不仅可能遗漏恶变,还可能因局部刺激加重细胞异常增生。

正规医院在处理痣之前,通常会建议做“皮肤镜检查”或“病理活检”,从源头上确认其性质,确保安全。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黑色素瘤史者、长期暴晒者、皮肤白皙人群,乃至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更应定期进行皮肤体检。预防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习惯,也能帮助我们降低风险。比如,出门时做好防晒,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直射;穿着浅色、宽松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裂损伤;时常照镜自检身体难以观察的区域,或请家人协助检查背部、头皮等部位。

医学的进步,让我们有能力发现和治疗早期黑色素瘤,但最重要的,还是公众对这类疾病的重视程度。

长在某些部位的痣,不再只是“美丽的标记”,它们可能是癌症的前奏。别等到症状明显才后悔莫及,真正的健康意识,是从一颗微小的痣开始建立的。

参考文献:

[1]王文涛,李晓燕.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57(10):781-786.
[2]刘莉,赵明.皮肤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7):912-918.
[3]朱小燕,高阳.色素痣的临床特征与恶变风险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09):713-71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