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创新药企亚虹医药(688176.SH)披露最新年报,凭借专科化战略和高效的运营管理,亚虹医药2024年销售成果显著,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研发管线继续拓展,重磅新药项目快速推进,获批上市在即,展现积极发展前景。
今年来,沉寂已久的医药板块出现良好涨势。随着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创新药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尤其引人关注。
4月18日,创新药企亚虹医药(688176.SH)披露最新年报,凭借专科化战略和高效的运营管理,亚虹医药2024年销售成果显著,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研发管线继续拓展,重磅新药项目快速推进,获批上市在即,展现积极发展前景。
商业化成果显著,年营收同比大增1365.55%
过去的2024年是亚虹医药首个完整的商业化年度。通过不断优化市场策略及落地执行质量,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前提下,亚虹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365.55%,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盈亏平衡目标。
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2023年四季度首度开启商业化进程的产品,培唑帕尼片(商品名:迪派特)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欧优比®)。
据了解,欧优比®用于强化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迪派特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治疗。两款产品系亚虹医药为了加速商业化进程,在2023年上半年引进。由此,亚虹医药通过商业化落地锻炼强有力的商业化团队、进一步优化商业化运营体系;同时,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锤炼公司商业化运营协同作战能力。
目前来看,亚虹医药交出了亮眼的商业化“答卷”。年报显示,上市销售一年多以来,欧优比®和迪派特分别覆盖了1000和500多家目标医院,销售快速放量,分别贡献了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和培唑帕尼片27%和12%的市场份额,超额完成了商业化目标。
为了继续不断提高商业化效率,亚虹医药在此前的积累基础上启动了商业化2.0升级。具体举措包括:招聘拥有丰富经验的首席商务官,全面负责商业化运营;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商业化运营的组织能力;围绕专注领域、根据产品商业化进程,有计划有规划地扩充商业化团队;设立五年业务目标包括确保现有产品实现高增长,为海克威®和APL-1702做好商业化准备,围绕专注领域持续引入新产品、加强管线协同、进一步提升销售效能等。
创新产品冲刺上市,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海克威®和APL-1702是亚虹医药的两款创新产品。其中,APL-1702瞄准创新药相对匮乏的妇科领域,是具有临床证据且具备疗效确切的突破性创新产品。
据介绍,APL-1702用于非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一款光动力药械组合产品。该产品全球首创、中国首发,并且具有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支持,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经国际Ⅲ期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HSIL无创疗法产品。
具备开创性的同时,APL-1702还面临亟待满足的临床需求。专家指出,在我国新的人口形势下,发病趋于年轻化和以宫颈切除手术为主的治疗现状,给处于“生育力保护”重要窗口期的宫颈癌前病变管理带来新挑战,APL-1702有望填补这一临床治疗空白,助力生育友好建设。
眼下APL-1702正冲刺上市。2024年5月APL-1702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后;截至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经完成首轮技术审评工作,包括药理毒理、临床、统计、临床药理、药学专业等的专业审评;核查中心于报告期内完成了该上市申请的GCP核查。当前,公司已收到书面发补通知,正倾尽全力组织相关回复工作,加快推进其上市审评审批工作,以期尽快获得上市批准。
紧锣密鼓地推进药品上市的同时,亚虹医药也双线并行地将APL-1702的商业化提上日程。目前,亚虹医药已完成APL-1702的关键上市策略制定和商业化路径规划,确保产品获批后能迅速投放市场。
亚虹医药另一款商业化在即的产品海克威®,是一款辅助膀胱癌诊断和管理的显影剂类药物,能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检出率,降低肿瘤复发率。该产品于2024年11月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较预期提前7个月。该产品成为国内膀胱癌领域首个获批的蓝光显影剂。
目前肿瘤事业部正在持续完善海克威®的上市规划,包括上市初期定位在支付意愿强或者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患者群体,主要渗透中心城市三甲医院的特需及国际医疗部,和高端的外资及私立泌尿专科医院等。
全球范围内临床开发顺利推进
突破性的创新背后,是亚虹医药强大的研发“护城河”。凭借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高效完善的研发体系,专业的研发团队,加上对研发的持续大力投入,亚虹医药聚焦专注领域,洞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断开发填补空白市场的产品。
2024年,亚虹医药发生研发投入3.12亿元。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管线拥有12个产品、16个在研项目。覆盖女性健康,泌尿系统肿瘤,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等领域。过去一年,管线药物在国内外的临床开发均取得多项进展。
例如上述正冲刺国内上市的APL-1702,亚虹医药正布局该产品在国外的临床开发。据了解,基于APL-1702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的优异结果,亚虹医药已于2024年12月获得美国FDA沟通交流会议的反馈意见,与FDA就关于支持APL-1702美国上市的另一项三期临床设计达成一致,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准备该项美国三期临床试验申请;同时APL-1702启动HPV病毒清除适应症的探索。
乳腺癌及妇科肿瘤领域的APL-2302(USP1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IIa期临床试验申请分别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1月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批准。另外APL-2501(CLDN6/9ADC)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泌尿系统肿瘤领域,APL-1202口服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9月完成II期临床并取得积极疗效信号。APL-2401(FGFR2/3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2025)壁报展示等。
板块有望迎估值修复,创新药尤其获看好
自身经营成果不断的同时,亚虹医药所处的创新药板块经过此前数年的沉寂后也正重新收获市场广泛关注。
近期,医药板块整体因国际关税环境变化和地缘预期波动,出现较为明显回调。国金证券认为,A股和港股创新药回调是宝贵机会,原因在于,中国创新药出海多数采用BD(商务合作)、NewCo(设立海外新公司,授权管线并获得股权)等方式出海,其本质是IP的交易、并不涉及具体药品的制造出口,关税波动风险小;另外中国创新药进口逆差较大。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全球认知提升,中国药企创新实力及其成长空间也开始被资本市场重新关注。国金证券表示看好本土原研“真创新”类药企。
招银证券统计了A股和港股上市的142家医药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发现,分板块来看,表现最好的是创新药,收入平均增长36.8%,主要由于创新药享受较为积极的医保支付环境,以及部分创新药企业实现了品种出海授权,获得授权收入。
招银证券认为,受益于国内药品价格政策优化、国内宏观环境改善以及创新药和器械出海持续增长,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在具备临床需求的领域推出全球首创产品,亚虹医药无疑是本土原研“真创新”药企的一个代表。眼下核心品种冲刺上市,亚虹医药正处于业绩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管线产品研发和上市的继续推进,商业化效率的不断提升,定位“全球化专科创新药公司”的亚虹医药的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相关前景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来源:金融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