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第三届“江南铜谷”风景道徒步大会在铜陵市义安区鸣枪开走,1000余位铜陵及周边地区的健身爱好者从金山景点出发,沿途经“千年银杏”“千亩花海”等景点,最终抵达义安区凤凰山景区。沿途铜谷听溪,草甸追风,野花开满山径,终点以凤丹为特色的景区更是引得许多参
4月19日,第三届“江南铜谷”风景道徒步大会在铜陵市义安区鸣枪开走,1000余位铜陵及周边地区的健身爱好者从金山景点出发,沿途经“千年银杏”“千亩花海”等景点,最终抵达义安区凤凰山景区。沿途铜谷听溪,草甸追风,野花开满山径,终点以凤丹为特色的景区更是引得许多参与者入内“打卡”。
没有名山大川、没有5A级景区、缺乏文旅“大IP”的义安区,这个春季却以景区热度、文旅活动频频出圈。此前的清明假期,义安区3天接待游客量达30.3万人次、同比增长44.3%,其中来自沪苏浙等地的游客占比约65%。该区永泉小镇、凤凰山、犁桥水镇等景区热度领跑,平均日接待游客量均突破2万人次。在文旅“内卷”的当下,义安区如何实现破壁出圈,从“待字闺中”到走向全国?
“长期主义”激活山水人文家底
——在无顶流中长出新可能
“清晨在凤凰山相思树下看凤丹花开,午后到永泉小镇尝一口地道的杀猪汤,入夜沉浸于犁桥水镇非遗打铁花的璀璨星河……”跟着旅行社“打卡”义安区后,南京游客刘晓艳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的一天行程,引来众多点赞和评论。
“从凤凰山前往永泉小镇的路是一条风景道,沿途风景特别好。”面对记者采访,刘晓艳话语间既兴奋又有些遗憾,“旅行社两天一夜的行程安排太满,还有很多风景没来得及停下来看。”
刘晓艳提到的凤凰山、永泉小镇、犁桥水镇如今都已是义安区的知名景区。面对没有“大IP”、引领性景点的现实,义安区依托自然禀赋,彰显地域特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秉持“长期主义”打造龙头景区。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犁桥村是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经过前期持续设施提升、导入活动引流,再到2023年运营犁桥水镇景区,“犁桥”品牌的打造堪称“十年磨一剑”。永泉小镇最早是永泉农庄,这个在废弃矿山上建设起来的景区,历经21年已经发展成为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温泉康养为一体的4A级景区,是省级森林康养基地、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凤凰山景区如今不仅可以观赏牡丹,还打造了瀑布咖啡馆、萌宠乐园、凤栖露营基地等项目,业态更加丰富。义安区还推动辖区内的梧桐花谷景区创成4A级景区,将天门镇金塔村的梦思康百合庄园打造成了3A级景区。
“我们还依托美丽乡村、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推动景区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义安区文旅局局长盛秀芬介绍,义安区打造的“江南铜谷”旅游风景道成为了省级旅游风景道;串联梦思康百合庄园、凤凰山景区、梧桐花谷、永泉小镇等景区的“春季花语,慢享田园”之旅线路入选了全国60条春季精品线路。
“反弹琵琶”构建特色文旅场景
——结合地域文化“做不同”
不再依托市场采购,而是做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永泉小镇的“反弹琵琶”操作,造就了景区的特色餐饮品牌。
走进永泉小镇景区的农家小院,里面可见柴锅灶和农家厨娘,但若问起农家小院的最大特色,得到的答案却是原生态食材。
“我们这里的所有食材均来自我们自己的种植、养殖基地。”永泉小镇景区负责人尹志平告诉记者,景区直接带动60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但辐射带动的人员有2000多人,“我们在周边共计打造了20多个粮食、蔬菜种植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实行统一标准种养、统一价格收购,保证食材绿色新鲜。”
在文旅“内卷”的当下,如何避免同质化,打造自己独有的引流“爆点”?义安区一方面积极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外出考察交流,引导景区自身出思路、出创意;另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景区业态互补、差异发展。
相比依山而建的永泉小镇,犁桥水镇景区更加突出水乡夜景、节目演出和艺术村特色。
华灯初上,犁桥水镇的热闹氛围才刚刚启幕。身着汉服拍照,乘坐游船“打卡”,观看节目演出,偌大的景区好不热闹。
犁桥水镇景区相关负责人刘东成介绍,景区演出于每天1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22时,“我们的夜间人气更旺,人造月亮、五彩灯光秀、打铁花表演以及每周六的烟花秀,每一个都是引流‘爆点’。”
处处有景各不同,四季可玩花样多。盛秀芬介绍,围绕让游客常来常新,该区在凸显景区差异化的同时,还做到了四季风景各不同,“在义安区,春天可往江心洲上赏万亩油菜花海;夏天可到凤凰山景区露营地看星空灿烂;秋天能去永泉小镇感受‘江南味道’街区的烟火气息;冬天能在犁桥水镇赏烟花秀、品味非遗民俗。”
相较其他景区以自然风光和多元业态揽客,位于义安区的铜草花研学基地则主打文化牌,连日来已结合学生春游举办了多场成长礼、研学实践等活动。
“我们通过‘课本+文化体验’的模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和农耕魅力。”铜草花研学基地负责人崔露介绍,义安区是铜陵白姜核心产区,拥有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基地结合实际研发了“铜文化体验之旅”“农耕文化体验之旅”,仅去年就举办了300余场研学教育活动,参与人次达8万。
“口碑裂变”破解火爆出圈密码
——变流量狩猎为信任种植
“我居然用一袋铜钱在深山里过了两天古代人的生活”“都2025年了,居然还有地方在用铜钱生活”……
一枚铜钱能够换来多大流量?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检索“永泉铜钱”关键字,瞬间便刷新出了大量视频,抖音达人“南京刘好燃”“济南街坊”凭借“永泉铜钱”的短视频分别收获了38.4万、20.1万点赞量。
景区要有“留量”先要有“流量”。在义安区的景点走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宣传引流的重要性。在义安区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许多景区都组建了专业的宣传团队,不仅做到日常更新,更是实现了文图、短视频、直播全方位引流、全平台传播。
“我们的宣传和直播团队有近30人,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营销宣传。”永泉小镇景区企划电商部负责人陈曦介绍,春节期间,他们发布的300条“抖音”短视频斩获1.2亿曝光量,“快手”平台50条视频播放量突破8500万,“清明假期,央视直播结束后,我们‘五一’期间的108间温泉酒店客房迅速被抢订一空。”
面对文旅头部达人的超强引流能力,义安区引导企业把握流量风口,并积极为景区与文旅网红沟通联系牵线搭桥。以永泉小镇、犁桥水镇为例,两个龙头景区每月邀请近500名抖音达人、小红书达人到景区现场拍摄宣传,用37个直播账号分别播出,实现“信任种植”“口碑裂变”。
“我们还借助央媒、省媒积极开展直播活动、推出新闻报道,并通过在短视频平台设置话题等方式提升影响力。”义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玲娟介绍,中央电视台今年已5次关注义安区文旅,“永泉小镇无忧度假”“犁桥水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分别突破7亿次、2亿次。
义安区还举办“四季不重样”的场景创新引流活动,已连续两年承办省“欢欢喜喜过大年”主场活动。编织 区域联动“文旅共同体”,通过开通7条旅游公交专线、与沪苏浙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深入承接长三角旅游市场。2024年,该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共举办了13个主题、320多场活动;入选“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最佳体验度城市”,全区旅游收入中,长三角客群贡献率达65%。(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方盼亮 王笑)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