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6月,陈飞宇新剧《皓衣行》过审下证,豆瓣预约人数两小时破30万,评论区最高赞却是——“这次能靠脸以外的东西吗?
“星二代”三个字,早就是观众心里的自动避雷针。
2024年6月,陈飞宇新剧《皓衣行》过审下证,豆瓣预约人数两小时破30万,评论区最高赞却是——“这次能靠脸以外的东西吗?
”
我把话放这儿:如果他还只是陈凯歌的儿子,这剧播完就脱粉;如果他真能打出自己的名片,那陈家才算完成一场家族生意的惊险跳级。
先说我自己看到的。
横店杀青那天,群演小姑娘在抖音发了一段偷拍:夜里一点,陈飞宇穿着40斤重的戏服,吊着威亚一遍一遍往冷水里摔,现场没人喊卡,他就没起来。
评论区前排全是“真的假的”,点赞最高的是“拍给我们看的吧”。
我原先也这么想的,直到我姐们把剧照对比图甩我:开机时他脸上还有婴儿肥,杀青那天颧骨都出来了。
减重15斤不是通稿数字,是脸先认了。
再说点更实在的。
陈红这次当《敦煌》的总制片人,5个亿砸下去,王家卫挂名艺术指导,张黎亲自导,听起来像大佬抱团养老。
可我去探班的朋友回来说,陈红每天六点准时到片场,拿着对讲机盯道具,“一片假树叶都不能塑料感”。
她给青年导演批预算,一条规矩:想拍可以,先写10页纸告诉我“为什么非拍不可”。
这不是豪门太太玩票,是把老公的名字当敲门砖,再把真刀真枪塞给新人。
最有趣的是他们一家子的新分工。
大儿子陈雨昂,原来在华尔街数钱,现在回国搞“春雨资本”,首期10亿只投影视,条款里写明白:不投流量拼图,只投完整剧本。
《暗夜行者》他押了6000万,播出后平台分账翻了3倍,他一句话总结:“观众不傻,别给他们喂隔夜饭。
”
老爸陈凯歌负责写观影笔记,老妈陈红管钱和盘子,小儿子陈飞宇在前面当招牌,一家四口把影视上下游包圆了,省下的中间费直接砸在制作上。
有人酸:资源堆出来的,换谁不红?
我反问:资源给你,你能扛住吗?
《皓衣行》原著粉最毒的一句评价是“楚晚宁不是脸,是仙气”,仙气这玩意儿,滤镜补不了,得真人瘦到肋骨根根分明,得在古琴老师面前磨到指甲劈叉。
陈飞宇在采访里说过一句挺怂的大实话:“我怕一辈子被叫‘陈凯歌儿子’,那就真的白投胎了。
”
我看他这次快摸到边界了。
微博超话里,粉丝做的数据图:92%活粉,带货转化率95后男艺人第一。
品牌方不傻,路易威登、百事可乐排着队签他,看中的不是老爸的导演椅,是“他站在那里,就有人愿意掏钱”的现货感。
当然,翻车机会还有。
《瞬息全宇宙2》明年开机,他英语特训三个月,现场一句台词念错,全网就会把他打回原形。
但换个角度想:陈家已经把最值钱的东西——“陈凯歌”三个字——从保护伞变成了发射架,接下来飞多高,全看他自己的燃料箱。
写到这儿,我关掉预告片,默默点了“想看”。
不是冲脸,是冲那股“再输一次就回家继承光环”的险劲儿。
影视圈最怕的不是没背景,而是有背景还不使劲。
陈飞宇要是这次还扶不起来,那“星二代”就真成贬义词;要是扶起来了,以后介绍他爹得加一句——“这是陈飞宇他爸”。
来源:上进的湖泊smaoo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