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记者畅谈探访感受,点赞龙江产改成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0:48 1

摘要:9月15日至21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牢记回信嘱托 锻造产业铁军”2025年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顺利开展。期间,来自工人日报、山西新闻网、多彩贵州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龙江,先后走访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

9月15日至21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牢记回信嘱托 锻造产业铁军”2025年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顺利开展。期间,来自工人日报、山西新闻网、多彩贵州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龙江,先后走访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重、大庆油田等企业,实地探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突出成果,点赞龙江产改成效。

工人日报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 张世光

感谢黑龙江省总举办的这次媒体行,让我见到了很多老朋友,更看到了很多新变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哈尔滨电机厂的采访。我以为看的还是那些老厂房,没想到却遇见了数字化的新车间。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产业的换代升级,是人员的技能提升,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地生根。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我们要把这些新变化、新成果、新希望都报道出去,从而为龙江新时期的新发展,助力赋能。

山西新闻网记者 李卓馨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牢记回信嘱托,锻造产业铁军”全国网络媒体行活动。黑龙江省工业基础底蕴雄厚,大国重器特色突出。实地深入参观黑龙江省的代表性工业企业,内心满是震撼与敬意。

尤其在参观大庆油田时,我看到了产改的积极探索。通过构建创新改善制度体系,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热情,无数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庆油田以劳模和工匠精神为内核,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让“铁人精神”代代传承。

多彩贵州网记者 谭力

通过参观了解东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刻感受到这些企业所从事的领域(能源装备、航空航天、高端机床等)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基石,是真正的“国之命脉”。它们的价值无法用简单的GDP来衡量,其战略意义和不可替代性,是东北振兴中最坚实的压舱石。

大河网记者 韩笑

走进中国一重这座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的厂房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这里的每台设备都透着力量,巨大的锻压机正“揉面”似的锻压着几百吨重的钢件,通红的钢坯在操作下慢慢成形,听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核电站的关键部件,全世界没几家能造,从核电装备到风电设备,都是咱们自己研发制造的。听着机器的轰鸣声,看着这些大国重器,心里又踏实又骄傲,这就是中国工业的底气!

华龙网记者 邓旻璐

这几天的参观刷新了我对传统重工业基地的认知,它不再是冰冷的钢铁丛林,而是融合了极致工艺、尖端科技与国家使命的现代化桥梁。

其中参观东轻公司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科技创新能力,例如成功研制出用于航天员“太空安家”的关键铝合金材料、保障C919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而作为“工匠精神”传承摇篮的贾春成工作室,靠着“传帮带”,培养了新一代的技术骨干,确保了国家关键材料制造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和技艺的持续发展。

红网记者 李文洁

为期一周的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让我深切地触摸到这片黑土地的产业脉动。

在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看到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包装机器人,打破传统人工包装局限,通过精准的机械臂操控与智能控制系统,能快速完成成垛产品的套膜、封装全流程作业,适配化工、食品等多行业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龙江制造”向“龙江智造”转型的缩影,也让我们看到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龙江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记者用镜头记录变化、用文字传递力量,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风貌、新成果传播至全国。龙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影响力,持续凝聚广大职工的智慧与力量,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壮丽的时代篇章。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