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直播带货风靡全国,但一些不法商家却将直播间变成了“假货工厂”。近日,多地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售假翡翠案件,揭开了“缅玉翡翠A货”的惊天骗局——成本不足百元的染色石英岩玉,经过滤镜包装、话术洗脑、伪造证书,竟以“帝王绿”翡翠的名义卖出上万元高价。
近年来,直播带货风靡全国,但一些不法商家却将直播间变成了“假货工厂”。近日,多地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售假翡翠案件,揭开了“缅玉翡翠A货”的惊天骗局——成本不足百元的染色石英岩玉,经过滤镜包装、话术洗脑、伪造证书,竟以“帝王绿”翡翠的名义卖出上万元高价。
低成本造假诈骗团伙从玉石市场以70-9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灰扑扑的石英岩,通过酸洗、注胶、染色等工艺,将其改造成“通体透绿”的仿冒品。这些染色石英岩玉成本不足百元,却能通过直播间摇身一变成为“缅甸老坑翡翠”。滤镜与话术的“双重魔法”
直播间内,强光冷色调滤镜掩盖杂质,主播用“清仓秒杀”“矿区直供”等话术营造紧迫感。例如,上海警方破获的案件中,主播石某丽通过“最后一件”“明天涨价”等话术,诱导消费者冲动下单。伪造证书与快速删号
商家以5元/张的价格批量购买虚假鉴定证书,并注册多个账号轮播直播。一旦直播间被封禁,立即删除账号,使消费者维权无门。
多起案件显示,诈骗团伙由亲属组成。例如,上海普陀警方查获的团伙中,主犯石某昂拉拢表兄、姐姐、姐夫分工合作,从采购、直播到客服“一条龙”运作。跨省发货与隐蔽收款
货物从仓库直接发货,快递单伪造发货地,收款账户多为个人账户,资金流转隐蔽。部分团伙甚至通过“代购”模式,以“保税仓直发”为噱头逃避监管。
天然翡翠A货价格普遍较高,直播间内标价数千元却称“骨折价”的多为假货。例如,案例中染色石英岩手镯售价2000-6000元,实际成本不足百元。查验证书真实性
通过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官网或电话核验证书编号,或要求商家提供可线下复检的凭证。伪造证书常出现印章模糊、编号重复等问题。留存证据,及时维权
保存直播录像、聊天记录、订单信息,发现售假后立即向平台举报,并向消协(12315)或公安机关报案。根据《刑法》第214条,售假金额超5万元可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
结语
直播间里的“翡翠神话”,实则是技术造假与人性贪婪的合谋。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理性消费,莫让“捡漏”变成“踩雷”。唯有法律与监管双管齐下,才能让直播带货回归诚信本质。
(本文案例均来自公开司法文书及媒体报道,旨在警示风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平台。)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