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买单”华为赋能,肥城“免费转型”模式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0:04 3

摘要:走进位于肥城老城街道的山东辉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控车床的精准运转与焊接机械手的灵巧操作交织成现代工业的交响曲,原材料经过选材、机械加工、装配等环节,一组组湿式制动器和驱动桥完成加工。

走进位于肥城老城街道的山东辉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控车床的精准运转与焊接机械手的灵巧操作交织成现代工业的交响曲,原材料经过选材、机械加工、装配等环节,一组组湿式制动器和驱动桥完成加工。

辉鲁机械作为肥城传统机械制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曾深陷数字化转型的泥沼。设备状态的黑箱化,让管理者对车间设备运行参数和健康状态一无所知,故障总是在停机后才被发现,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传统制造模式与现代工业需求的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这种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行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必须跨越的门槛。

“2022年,因设备故障停机高达192小时,直接损失超百万,设备维修成本高昂,工程师耗费大量时间查找设备历史记录,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尹燕冰说。

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固守传统生产模式,在效率与成本的双重挤压下逐渐式微;还是主动拥抱变革,在技术重构中寻找新生?辉鲁机械的选择给出了明确答案——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一套基于华为云平台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成为辉鲁机械乃至整个肥城制造业的破局之道。

通过引入华为云平台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辉鲁机械不仅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更构建起预测性维护体系,这种转变背后,是制造业对“防患于未然”生产理念的深刻认知,更是对工业互联网价值的重新定义。

当98%的设备联网率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平均维修耗时缩短30%与故障停机时间锐减70%的数据跃然纸上,数字技术对生产流程的重构效应清晰可见。辉鲁机械的转型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通过数据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新品研发周期缩短5%的背后,是设计、生产、反馈各环节的数据贯通;设备故障预测能力的提升,源于海量运行数据的深度学习与模式识别。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肥城,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敏锐地捕捉到时代脉搏,携手华为公司,以工业互联网为有力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辉鲁机械的成功并非个例,在肥城,众多企业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泰安普娜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智能悬挂系统与自动裁床构成的柔性生产线,正在高效完成迪尚集团2万件定制服装的生产任务。

对于这家小微民营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应对市场竞争的生存之道,更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当采购、生产、外协等业务流程纳入ERP系统管理,当销售、财务、仓库等环节实现数据互通,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7%。这一数据背后,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红利。

“作为一家小企业,当地政府依然带着满满的诚意为我们提供免费转型服务,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也未曾忘记我们,让我们深受感动。”泰安普娜斯总经理杨铭的话,道出了众多受惠企业的心声。

在政府与华为的助推下,企业一方面对工厂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入先进智能装备,另一方面深度整合核心业务流程数据,构建起“普娜斯服饰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通了业务流、资金流、生产流,构建出全链路协同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后,人员成本降低了6%,库存成本降低了25%,日常管理费用成本降低了29%,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

近年来,肥城与华为公司密切合作,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走出了“政府主导、华为主推、企业主为”的创新模式,持续赋能企业数转智改、产业培强壮大、工业加力提速。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政策扶持的单一维度,构建起涵盖技术赋能、资金支持、生态培育的立体化转型体系。

目前,肥城携手华为为51家企业开展的免费数字化转型项目已全部顺利交付,覆盖印刷、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成本降幅普遍达15%至30%,形成“实施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不仅帮助企业破解了发展瓶颈,更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智能化、高效化、高端化”加速转型。当下,肥城的企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