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大约多少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7:10 1

摘要:先说说古代吧,商周那会儿不是有军制嘛,比如西周天子能有六军,诸侯最多三军,理论上一军大概1.25万人。但我翻《春秋左传》的时候发现,这数字在现实里根本不算数。春秋时期大国打仗,一军能膨胀到3万人,可小国呢?有时候凑齐几千人就不错了。

这个问题,不同年代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先说说古代吧,商周那会儿不是有军制嘛,比如西周天子能有六军,诸侯最多三军,理论上一军大概1.25万人。但我翻《春秋左传》的时候发现,这数字在现实里根本不算数。春秋时期大国打仗,一军能膨胀到3万人,可小国呢?有时候凑齐几千人就不错了。

到封建社会,军的编制就更没谱了,唐朝搞府兵制,一军大概2万人,是好几个折冲府凑起来的;可到了明朝,改成卫所制,军直接变成了卫,每卫5600人,规模跟现在的旅差不多。

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卫更多是行政概念,真到打仗的时候,靠的还是营和镇这些单位。这就好比公司里的部门和项目组,平时看部门编制,真干活还得看项目组的人够不够用。

而清末新军算是开了近代化的头,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一军管两个镇(相当于现在的师),每镇1.2万人,算下来一军大概2.5万人。老袁小站练兵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引入了军-师-旅-团的层级,给后来的现代军制打下了基础。但你别以为这就稳定了,民国时期那才叫乱成一锅粥。

民国的军事档案中,中央军嫡系部队还行,一军能辖3个师,人数在5-8万,算是实打实的;可地方军阀的军,水分大得能养鱼。有的就万把人,甚至不如中央军一个师人多,纯属挂个军的名头撑场面。

再说说咱们自己的军队史,红军时期因为物资太匮乏,编制只能按需而定。长征里的红一方面军,一个军通常辖2-3个师,理论上1-2万人,但实际上经常不满员,有时候一个军就几千人。可别小瞧这几千人,我看老红军回忆录里写,那会儿战士们个个能打,几千人顶得上敌人几万人用,战斗力真不是靠人数堆出来的。

而抗战时期情况好点,国民党军的军级编制开始规范,甲种军6万、乙种军4万、丙种军1-2万,总算有个准头了。咱们八路军初期有3个师(其实相当于当时的军级部队),每师大概1.5万人,后来队伍越打越大,纵队、旅慢慢取代了军的职能。

等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终于有了统一编制,一个军辖3个师,人数3-5万。这里特别佩服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军,满编的时候能到5万,还配了炮兵、工兵这些兵种,那战斗力真是鸟枪换炮。以前打仗靠步枪,现在有炮有工程装备,能独立打大仗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陆军的军规模又跟着时代变。50年代搞三三制,一军3个师,5-6万人;80年代裁军,把师级编制取消了,军直接管旅,人数降到3万左右。

到现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我觉得再纠结一个军有多少人就有点过时了。美军一个机械化军5-7万,俄军一个合成军4-6万,咱们解放军的集团军3-5万,看着人数有差异,但真正关键的是火力和信息化水平。就拿美军来说,他们一个军的电子战装备,能干扰几百公里内的敌人通讯,这可不是靠人多能比的。以前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是科技力量大。

而且不同国家的军级规模,跟国情也有关系。以色列国防军一个军才2-3万,但人家全民皆兵,战时能快速扩编,跟变形金刚似的。相对的印度军队的军倒挺大,8-10万,可我看军事评论说,他们还保留着不少传统编制,效率不如小而精的军队。这就像不同地方的饮食,有的地方喜欢大盘菜,有的地方喜欢精致小菜,没有绝对的好坏,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而兵种不同,军的人数差异也大得惊人。陆军军一般3-6万,空军的航空军1-2万,海军舰队(相当于军级)就更没谱了,看舰艇数量,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我以前以为海军人多,后来才知道,一艘驱逐舰也就几百人,要是舰队里舰艇少,总人数自然就少,跟陆军那种大部队不是一个概念。

展望未来,军的概念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尤其现在无人装备越来越多,以后可能一个军里,一半是操作无人机、机器人的士兵,传统步兵会越来越少。到那时候,人数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技术水平和体系整合能力。就像现在的手机,以前比谁屏幕大、电池容量大,现在比谁芯片好、系统流畅,核心竞争力早变了。

SO,从西周六军到现代集团军,军的规模在万人到数万人之间起起伏伏,这背后全是军事技术、战争需求和国家实力的体现。就像一幅历史画卷,每一笔都写着时代的变化。现在你再问我一个军有多少人,我肯定不会给你一个固定数字。因为这事儿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得结合具体时代、具体国家、具体兵种来看。

再一个就是,很多时候,军往往也充当的是行政单位,而并非就是战斗单位。

当然,不同国家不一样就是了。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