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高明!“解放台湾”的战略战术围着围着就形成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1:41 1

摘要:一场战争,有的可能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有的也可能时间比较长,比如大家熟知的俄乌战争,到今天已经打了三年多了,至今还没有分出胜负。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喷我:乌克兰在战争中明显处于败势。是的,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但是乌克兰还在战斗,乌克兰没有承认失败就不能认为战争已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我们大陆怎么还不出手解决台湾问题,尤其是在国力军力全面占优的情况下”?

通过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分析,终于发现一个事实:其实,我们大陆解放台湾的斗争一直在进行,只是我们没有看出其中的道道。

别急!让我慢慢给大家分析。

一场战争,有的可能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有的也可能时间比较长,比如大家熟知的俄乌战争,到今天已经打了三年多了,至今还没有分出胜负。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喷我:乌克兰在战争中明显处于败势。是的,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但是乌克兰还在战斗,乌克兰没有承认失败就不能认为战争已经打完了。

战争时间有长有短,战争进程有快有慢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大陆和台湾,大陆从1949年建国就开始了“解放”台湾的斗争,一直到今天,从没停止,只不过,这场战争跨时有点太长了,太久了,让我们等的太着急了。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恨不能今天开战明天就解放,后天我们就可以自由地观赏台湾美景了。

我们大陆高层一直在指挥着这场一直在进行的战争。近两三年,大陆解放军明显加速了解放台湾的进程,解放军对台湾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大决战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不过,为了防止美日等域外势力的反扑,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围而不打,聚而不歼”的战略战术。我们解放军在等待包围圈中的敌人主动投降,在等待美日联军的分裂,在等待美国的衰落,我们中国大陆解放军在等待最后决战时刻的到来。

这种“围而不打”的战略,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一场精心布局的立体博弈。2024年9月,东部战区在台湾岛东北部举行的“联合利剑-2024”演习,就将这种战略演绎得淋漓尽致。参演的海军舰艇编成分为三个突击群:北部突击群由2艘055型驱逐舰(南昌舰、拉萨舰)带领4艘054A护卫舰,在钓鱼岛以西海域展开警戒;东部突击群以山东舰航母战斗群为核心,搭载24架歼-35舰载机,在花莲外海200海里处建立防空识别区;南部突击群则部署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搭载3个海军陆战旅的120辆05式两栖突击车,在台南市以东海岸实施模拟登陆演练。

这场演习绝非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解放军“围岛战略”层层递进的缩影。就在“联合利剑-2024”演习结束仅半年后,2025年4月1日凌晨5时,东部战区未发任何预告,突然启动“海峡雷霆-2025A”演练,台军雷达捕捉到的信号显示,6架歼-16战机沿台湾海峡中线西侧超低空突防,同时北部战区海军052D型驱逐舰南京舰、苏州舰迅速占据台湾海峡北口警戒阵位,这种“快打快收”的突袭样式,让台军所谓的“24小时预警体系”彻底沦为笑话。

4月2日上午8时,演练进入第二阶段。福建沿海某远火阵地火光冲天,36枚PHL-191远程箱式火箭弹精准命中台湾海峡中部预设靶区,实现对海峡要道的火力瞰制。与此同时,海警2502舰、2301舰与海军056A护卫舰组成联合管控编队,在台岛西南近岸海域开展登临检查模拟演练,彻底封死了小型船只的渗透通道。最令人震撼的是台岛以东的态势——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再次现身,此次伴随其行动的还有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两舰组成总吨位超20万吨的特混打击编队,在花莲外海150海里处完成协同战术展开,歼-35舰载机与直-20突击直升机交替升空,构建起空中与海面的立体封锁网。

这种内外结合的封锁布局,精准掐住了台湾的命门。台湾作为孤岛,97%的能源依赖进口,70%的粮食需要外购,高雄永安天然气接收站更是维系全岛电力供应的核心枢纽。2024年11月美国CSIS智库的兵棋推演早已算出:只要切断台湾50%的物资进口,其战争潜力将在一个月内断崖式下跌,岛内储备的煤炭和天然气仅能支撑两个月发电,原油与粮食库存也撑不过半年。解放军的封锁演练,正是照着这个软肋精准施压。2024年下半年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中,参演部队就曾在高雄外海实施模拟布雷,卫星图像显示,仅4小时就完成了对港口航道的虚拟封锁,吓得台当局紧急启动备用能源预案。

“围而不打”的精髓,更在于对域外势力的战略牵制。山东舰在台岛以东的常态化部署,绝非简单的兵力展示。2024年9月那次演习中,山东舰搭载的24架歼-35舰载机,在24小时内完成68架次起降,其作战半径可覆盖琉球群岛至菲律宾海一线,直接阻断了美军从关岛方向的可能增援路线。同期,中俄空军在日本海开展联合警巡,轰-6K与图-95MS战略轰炸机编队飞行,迫使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升空12架F-15J战机应对,根本无暇顾及台海方向。这种“东阻西牵”的布局,让美日所谓的“协防承诺”变成了纸上谈兵。

台军内部早已出现人心涣散的迹象。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解放军这种围岛封锁模式,极有可能就是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行动方案。2025年4月的演练中,台军曾出动4艘“成功”级护卫舰试图反制,却被解放军北部突击群的055型驱逐舰用雷达锁定,南昌舰单次雷达照射就让台舰电子设备瘫痪3分钟,吓得台舰加速回撤至基隆港不敢露头。更具讽刺的是,台军所谓的“汉光演习”中,模拟反登陆的M60A3坦克竟因故障在滩头“趴窝”,与解放军05式两栖突击车在演练中展现的10分钟突击上岸能力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立体博弈早已延伸到网络与心理战场。2024年“联合利剑-2024”演习期间,岛内多个“台独”分子运营的网站突然遭遇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无法访问长达18小时。同时,东部战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致台湾同胞书》音频版,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不少台湾网友留言“盼早日通航回家”。这种“软硬度结合”的攻势,比单纯的军事威慑更具穿透力,也让“台独”势力的谎言不攻自破。

国防大学专家张弛总结的三大趋势愈发清晰:解放军的慑压范围正从台海向岛链外延伸,2023年的海空战备警巡还局限于海峡周边,到2025年已实现岛链内外的全域联动;行动样式更是从单一演训升级为多域协同,封控、打击、反潜、电子对抗等课目无缝衔接;收放灵活度的提升更显战略智慧,想训就训、想停就停,让台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却又抓不住任何可乘之机。这哪里是消极等待,分明是步步为营的战略紧逼。

我们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情愈发迫切,但更应看清这场持久战的本质。解放军的每一次演习都是实战准备,每一次部署都是战略布局。当包围圈收至最紧,当“台独”势力彻底失去抵抗意志,当域外势力无力干涉,那一天就会到来——我们登上台湾岛,看阿里山的日出,逛台北的夜市,与台湾同胞共庆团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