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3日,济南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里,一幕“古今对话”正在上演:一侧是刚揭牌的宏济堂饮片博物馆、宏济堂古丸博物馆,展柜里的古代陶臼、铜碾静静躺着,诉说着千年药香;另一侧的丸剂数智工厂内,5G系统实时监测生产数据,AI技术核心驱动,现代科技的轰鸣声里,藏着济南中
新黄河记者:苏珊
23日,济南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里,一幕“古今对话”正在上演:一侧是刚揭牌的宏济堂饮片博物馆、宏济堂古丸博物馆,展柜里的古代陶臼、铜碾静静躺着,诉说着千年药香;另一侧的丸剂数智工厂内,5G系统实时监测生产数据,AI技术核心驱动,现代科技的轰鸣声里,藏着济南中医药产业的进化密码,也勾勒出“扁鹊故里”济南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姿态。
作为即将开幕的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活动的一部分,中医药融合发展交流暨中医药产业链对接活动23日在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举行。走进宏济堂古丸博物馆,博物馆以“丸剂”为核心叙事线索,构建起从历史渊源、工艺传承到文化内涵的完整体系,馆内陈列自汉代至今的丸剂文物、古籍文献,以及宏济堂百年制丸工艺实物,生动展现丸剂发展历程与中医药文化魅力。
一座座铜像雕刻出古代医者制药行医的印记,仿真老药工站在案前,双手揉搓着蜜丸,旁边的铜制药碾上还沾着细碎药末,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推动碾轮。
而在刚揭牌的宏济堂饮片博物馆里,道地药材样本整齐排列,一样样中医老物件无声诉说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老规矩。“这些老物件不是摆设,是济南中医药的根。”宏济堂相关负责人说。
转身走进宏济堂丸剂数智工厂,眼前的景象截然不同。智能化生产线上,近红外在线检测设备,能实时监测药丸的成分和水分,一旦数据异常立即预警。图码绑定追溯系统让每一粒药丸的“数字身份证”信息清晰可查,从原料产地到质检报告,一目了然。锦缎盒全自动包装产线,实现包装流程自动化操作,解决了传统人工包装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中药产品包装标准化与精细化水平,满足了市场对高端中药包装需求。
有意思的是,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博物馆里“蜜练为丸”的技艺,如今在数智产线上,通过精准控温、控时系统,让每一粒药丸的大小、硬度都保持一致。“守的是老祖宗的智慧,创的是适应时代的方法。”一位参观者感叹道。不少参观者围着博物馆的老工具、工厂的新设备驻足讨论。
这场不经意间的“古今对话”,或许正是济南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缩影。从扁鹊行医时的“望闻问切”,到老药坊的“匠心炮制”,再到如今的“数智赋能”,变的是生产方式,不变的是济南作为“扁鹊故里”对中医药文化的坚守与敬畏。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