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一点点悬念,昨天文章《强烈建议,禁止彩礼!》引发激烈争论,算上二次回复,后台留言上千条,上墙也有300多条, 更多男女对骂的留言懒得再翻,来回来去就那么几句……
没有一点点悬念,昨天文章 《强烈建议,禁止彩礼!》 引发激烈争论,算上二次回复,后台留言上千条,上墙也有300多条, 更多男女对骂的留言懒得再翻,来回来去就那么几句……
为表达强烈情绪,昨天用了平时很少用的标题党,很多人没仔细看我的行文逻辑,要么觉得太极端,要么觉得太天真 好吧,再捋一遍我的核心逻辑: 1、人类长期处于男权社会根本原因是 改造自然的技术水平低下 ,在争夺生存资源时,男性天然拥有比女性更强的力量,导致所有古文明都形成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结构,女性沦为男性依附,甚至沦为商品——太平盛世时,士大夫之间会 互赠婢女小妾玩乐,天下大乱时,土匪盗贼劫掠的不仅有钱财,还有女人 2、 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男性强于女性的那点蛮力的重要性大幅下降 ,为创造更多财富,市场需要女性投入社会生产,也需要女性成为消费者,倒逼女性拥有的学历和工作技能与男性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可能反超,部分女性也籍此获得超过男性平均水平的高收入,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使越来越多女性拥有摆脱性别依附,追求男女平等的底气和觉悟 3、数千年形成的男权社会不可能几十年里说变就变,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存在,导致 男多女少 的社会现实和 女性上迁婚 的婚恋观念,最终形成婚恋市场无解的结构性矛盾, 一边是经济独立+平权意识强烈+话语权强大的大量剩女找不到合适对象或压根不想结婚,另一边是数量更多的底层男性想结婚却没人嫁 4、剩女多是挑三拣四不满意后主动剩下的,拥有随时步入婚姻的主动权,剩男多是被动剩下的, 需求刚性极强,被迫通过支付高额彩礼吸引对象 5、彩礼可以是一种传统婚礼仪式(聘礼),如 普通礼品或几千到两三万不等讨个口彩的大红包,一般不足以对原生家庭形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对不差钱的家庭来说,男方先支付金额巨大的彩礼,女方也支付相应或更多的嫁妆,均视为对子女组建的新家庭的支持,这种习俗也可以保留,因为不太会引发更激烈的社会矛盾 6、但彩礼也可成为父母“卖女儿”的重要收入,女性重新沦为商品,与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的普世价值相冲突 7、只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就可把彩礼和 “卖女儿”划上等号 一是只有男方出彩礼,女方不出嫁妆,一毛不拔 二是男方出的彩礼没给到儿女组建的新家庭,多数甚至全部给女方父母拿走 三是这笔彩礼金额巨大,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方面很可能对原生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很多男方父母被迫问亲友借钱才勉强凑够,另一方面,女方父母很可能拿这笔钱给自家儿子娶媳妇支付彩礼用 我标题里呼吁禁止的“彩礼”,指的是这种陋习,不仅物化女性,还进一步强化“婚姻买卖”的观念 男方会觉得我花了那么大的价钱“买”到的女人,可不得“物尽其用,好好享受”? 女性更有可能沦为泄欲和生育工具,备受婆家欺负,被迫揽下所有家务和照顾孩子的工作,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女方(特别是女方父母)则会想方设法提高要价,并尽快完成全额对付 8、大同订婚强奸案背后的实质,就是双方激烈的 “商业博弈” 男方希望尽可能少给、晚给, 想生米煮成熟饭,倒逼女方让步 女方希望尽可能多给、快给,收到全额彩礼并领证之前,坚决不让男方碰,倒逼男方尽快履约 最后在房本加名问题上没谈妥,调解失败吃牢饭 9、我主张禁止彩礼,即 彩礼所得均违法,离婚时,男方有权索回全部彩礼,女方拿到彩礼也永无安心之日,“卖女儿”收入的可靠性大幅降低,从而倒逼明码标价的彩礼逐渐退出婚姻市场 这么规定对男方更有利,但为何不能反过来,无论今后是否离婚,彩礼永不得追讨,把风险转嫁给男方,倒逼男方不再给彩礼呢? 因为高额彩礼引发激烈矛盾的主要是择偶困难却又极具刚性的底层男性,很多底层男性及其父母对结婚生子有强烈执念,消费弹性极低,增加的所有成本和风险,都会落到自己头上,最终还是会硬着头皮答应女方高额彩礼要求 而供给不足的女性则处于待价而沽的状态,提高其“出售”风险,更有可能倒逼其放弃收取高额彩礼的要求,转而采取其他获利策略 10、很多女性依然认同彩礼,并非自我矮化/物化,而是认为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更易吃亏,想通过高额彩礼提前弥补或预防潜在损失 ,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所以禁止彩礼的前提是对进入婚姻关系中的女性给予更完善的保障,包括立法和执法上对反家暴、反职场性别歧视等问题的进一步保障,医疗、育儿、养老等社会保障层面的进一步支持 微观上,还包括 全面鼓励婚前协议 ,对婚后生育数量,家务与育儿工作分配,出轨、家暴, 都提前做好明显倾向女方的明确约定 ,因男方违约导致离婚,女方可多分财产,反之,女方违约男方也能多分财产,但比例更低 比如男女均无明显过错,4:6分,同样过错导致离婚,男方犯了3:7,女方犯了5:5 还要考虑到婚姻存续时长,时间越久, 就该对女方倾斜更多 毕竟婚后夫妻财产本就共有,这才是既避免“卖女儿”的一锤子买卖,又能持续、全面保障女方婚后权益的长久之计 11、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论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是微观实操层面的婚前协议,都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 反对彩礼陋习,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12、事实上,印度早就立法禁止大额彩礼,但民间依然盛行,国家不可能强行禁止民间赠与行为, 只要男多女少的社会现实无法改变,只要越来越多三高女性拥有经济独立和觉醒意识,种种技术层面的小修小补最多阶段性缓和矛盾,尖锐的性别对立仍是大势所趋,结婚人数必会迭创新低,直到下一轮科技革命大爆发,AI机器人可全面取代所有家务劳动,人造子宫能全面取代女性怀孕分娩之苦,局面才可能发生重大转变 我一直认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前所未见的现代性问题,光靠人类制度改革没法根治,最终还是要靠下一个时代的技术进步,才能解决 …… 上篇本来想写三个 《永远记住这句话》 的热点留言,没想到大同这事就写了5K多字,另两个补丁今天接着补上: 不少人对有钱人长期租房表示不理解,理由有三: 一是子女上学问题,二是安全感问题,三是没法随心所欲装修房子 担忧一,不是手里没房本,娃就不能上学,哪怕一线也能上,差异主要在公立牛校入学资格的优先级上可能劣后 如果没那么鸡娃,或能接受体制外路线,长期租房不影响孩子上学 以我有限经验,都2025年了,还特别鸡娃的更多是穷人和学历起点高但资产还在积累过程中的苦逼牛马父母,期待子女靠教育逆袭改命,或至少复制自己当年靠教育完成阶层逆袭的经验 反而是富人和已有较高积累的高级中产,手里有资本,孩子有退路,就没那么鸡,更注重孩子能有个快乐童年和全面发展,这次澳门遇到的客户清一色这种心态 数据上看,2020年后出生的娃真没必要那么鸡,未来教育竞争压力会大幅减少,因为适龄生源几年内腰斩不止,但已投入的教育资源不可能同步腰斩,等出社会时,中国已进入完全老龄化,劳动力稀缺,人力成本极高,今天的苦逼牛马才会真正成为“挺起腰板的打工人爷爷” 60后到10后,是中国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农业文明)走向后现代社会(智能科技文明),从穷国走向发达国家过程中的XX 这个过程,既短暂,又漫长 短暂是站在历史洪流看,改开半个世纪,就追上英美走了3个世纪的路 漫长是站在个人命运看,整整两代人,都拼命奋斗死里卷,活得很累很辛苦 反过来说, 虽然70、80、90、00后都活得很卷很累,但付出同样强度的卷,收获却不公平,这是人才供求关系和社会财富增速变化决定的 1995年中国只有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2005年猛增到307万,2015年749万,今年则是1200万,30年增长15倍,但人口总量却只增长了15%,这些年还进入负增长,要知道22年前中国总共才出生了不到1600万人口,超过3/4同龄人都有大学学历,大学生可不只能送外卖了吗? 与此同时,中国GDP增速持续下滑,尤其近几年,企业投资和居民财富都出现了明显收缩,就业和创业机会更少,00后职场新人看不到死磕自己就有逆天改命的希望,老板还要像当年PUA70-80后那样继续卷00后,人家当然整顿职场不干了 所以鸡娃内卷的性价比,从70后到00后逐代递减,越来越多父母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逐渐佛了 担忧二和三,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花钱,很多房东期待找个稳定长租的租客,打理更省心,也没空置成本,怕房东突然收房就签个超长期合同+高惩罚性条款,迫使房东不敢违约 当然,也只有部分这次和我去澳门投资的小伙伴选择全家租房,还有不少依然有一套很舒适的自住房,的确更省心,更舒心,这事没对错,看人 但选择租房的思路很有借鉴意义: 租售比太低,租房更划算,租售比很高,买房更划算 世界范围内,中国房产租售比普遍偏低,哪怕房价跌了这么多,还是太低(房租也在跌) 还有: 房贷利率低,买房更划算,房贷利率高,租房更划算 现在房贷利率比前些年低了很多,但降息趋势不改 提前高位卖出,阶段性租房生活,等租售比回到正常水平,房贷利率降无可降时,再买回来,是更聪明的选择 世界范围看,合理租售比至少 高于4% (去掉各种成本后的净收益高于3.5%),房贷利率 低于2% ,是比较好的入场时机 但该标准不适用一线核心区好房子,那不是房子,是稀缺金融资产就像全球经济疲软,也影响奢侈品需求,过去的老大哥LV集团今年一季度营收下滑3%,但爱马仕却逆势大涨17%,导致爱马仕股价历史性超越LVMH 爱马仕是奢侈品世界独一档最顶流,类似上海陆家嘴/新天地/徐滨豪宅,LV也是顶流,但差了几个段位(中间还有香奈儿啥的),类似上海古北/北外滩/苏河湾豪宅 如果前些年高位入场,已是血流成河,也没必要纠结要不要现在割肉将来再接回来的风险操作,现在已是主跌浪后期,瞎折腾反而风险大 前天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3月最新房价,回暖城市还在增加,尤其 杭州 复苏势头强劲 北上深核心区已见底, 部分强二线也快了,上海核心区不少二手房近期都在跳涨,但远郊还在跌 熬一熬,黎明不远了 但更多十八线小城还会跌很长很长时间,最后很多房产价值会跌到零 对了,每次说北上深,广州小伙伴都会抗议,一线咋不提广州? 今天直说了吧,在我心中,广州城市综合地位已没法和北上深相提并论,未来和 杭州成都 放一起比较更合适
北上深,广杭成,以后这样记口诀~
…… 有人问力哥的七步定投策略,近几年实际年化收益有多少? 实际收益不仅取决于 采用哪种策略 ,更重要的是 选择哪个投资标的、开始定投时间、定投周期有多长 要是运气不好,选了很背的标的(市场),比如这些年A股,开始定投时间正好是21年高点,定投节奏又太快(比如1年投完没子弹), 那大概率4年多投下来还是亏的
就我个人而言,刚查了下主力账户,近3年整体收益率28.78%,年化9%,一般般吧,虽然对比近3年跌了10%的 沪深300还算阔以…… 


来源:财经掌门人一点号1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