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美联储接下来的工作优先级是,通胀高于就业。又说了啥?我不光不给你懂王擦屁股,我还要爆你菊花。后面我一定会加息和缩表,让市场看到你懂王拉了一坨大的。
原创作者:老朱(朱钊霖)——企业幕后的思考者
首发平台:老朱话经营,2025年4月19日
马提督骂得真脏。都看了前几天马斯克PK纳瓦罗的互怼了吧?
「你就是个组装汽车的」,我估计这也是经济学家能骂得最脏的话。
结果马斯克一招制敌。「经济学博士对你没有啥用」和「蠢到爆」,直戳白宫顾问肺管子。
最重要的是,俩人都是懂王的肱骨之臣,因为「关税政策」导致了利益之争的内部矛盾激化。
这件事不是偶然的斗气,而是反映了美国不同政治群体的利益诉求,被懂王压制了。
另外,鲍威尔公开讲话了:
一、如果未来通胀走高,并由此引发的衰退,那都是关税的问题。啥意思?这还不简单,懂王未来找背锅侠的时候鲍威尔不背。
二、美联储接下来的工作优先级是,通胀高于就业。又说了啥?我不光不给你懂王擦屁股,我还要爆你菊花。后面我一定会加息和缩表,让市场看到你懂王拉了一坨大的。
三、美联储不存在看跌期权。这个这么理解,当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时,我一定会袖手旁观,绝不救市。
看懂了吗?鲍师傅绝不给懂王擦屁股,哪怕你裤子都是黄的,我也绝不姑息。有能耐自己回家洗去。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就像两个人在下棋,中国这边犹如老僧坐定岿然不动,一招一式应对从容;美国那边则像两个灵魂在争夺下棋的控制权,东一打,西一吃,最后落子一塌糊涂。
今天不看关税,聊点更深层次的「中美贸易的终局之战」,这可比近期懂王这几招臭棋有意思多了。
聊经济那些复杂问题前,聊一个通常认知。战略视野究竟重要吗?在一场国战中,它的价值究竟几何?
先说个小的。某集团老板经营了 5 家餐馆年营收 2000 万元,一直想要发展却苦无方法,不断去学习,看书和拜访高人,始终不知道怎么做。
一次偶然的机会相识,他问我一个问题,「我想发展,别人和我说了很多方法,但我始终拿不定主意,你作为专家能给我一个建议吗?」
我只问了他一句话,它就决定要和我合作。「你想要发展是过程,不是结果。你发展的目的是去哪里?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永远没有答案」。
这个道理好简单,当你问老婆你中午想吃什么的时候,她的「随便」也会让你无法应对。特别是否定了你所有的提议后,你们最终的决定一定是草率儿无奈的。
他回家想了三天给我打了电话说,他有目标,他想做一个想海底捞,西贝那样「牛逼」的餐饮公司,但又怕说出来别人觉得他自不量力;可就这样默默的赚钱,又不是他想要的,每天上班比上坟还难过。
后来,梳理完他的战略思考并完成解码后,他下定决心要快速开店。有多快呢?在疫情别人最难开店的三年里,我们饱和打击了三个区域,开出了 200 家门店几无亏损。
老C说,他原来总觉得战略这个玩意假大空,吹牛逼用的。当自己搞懂了,会用了发现,这才是一个操盘手最应该会的东西。
上面是一个企业的故事,下面再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
如果你通读了教员的文章,你就会发现这个人简直是个神。他的理智、冷静、以及眼光的深远完全就是一个「生儿为王」的存在。
国共之争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要谈为什么赢和输,每个路边的大爷聊出来的内容既有深度,又不乏内幕。这个我不擅长,我想换个角度,聊聊双方领袖的战略视野。
教员在圣地住着窑洞,吃着粗粮,可心里想的还是家国天下,所以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不仅着眼于当下,更是看到了棋盘外的胜负之争。
委员长可以接受划江而治,甚至偏安一隅,说明他的战略视野至少是小于教员的。在实力悬殊时可以看到优势,只要实力接近,就一定会被打爆。这是来自战略的降维打击。
战略, 90% 的人都看到,想到,也会给自己制定这样的长期计划;但只有 10% 的人可以制定出一个可以被执行的战略,这就筛选掉了很多人了;如果再加上实现被计划的每一步,并根据执行不断调整直到达成,我估计人群中顶多 1% 的人能做到。
结论是:战略不是空想,它是可以被执行的远期计划。战略制定的高度就是组织知识的高度,战略执行的深度就是组织能力的深度;一个优秀的战略不是规划出来的,是执行出来的,它甚至可以利用在周期内所有偶发的事件为己用,直到目标被实现。
战略视野从哪里来?他和今天的故事,中美贸易战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这种战略视野带来的战略高度,只能是领袖或者是首领,由内而外产生的。比如,老C,他花大钱找了著名战略公司给他制定了《战略规划》,还不到一年就「胎死腹中」,为什么?
因为战略视野必须由内而外的生长出来,别人告诉你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在执行时,你会不认可,不坚定;勉强执行也会因为看不到,被质疑,最终放弃。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国能一统六国不是嬴政一人之功,特别是秦孝公之前,因为穷,因为被人看不起,甚至都不能自尊的成为一个地方政权。
从秦孝公搭配顾问商鞅开始秦国强大了。「饱暖思淫欲」,有钱了总要干点大事。那么「统一哈」,就成了秦国君主的战略目标,不管是谁干 CEO ,最终上市(统一)就是他终极目标。
刘邦看到秦始皇车驾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祖龙给中国后面 500 多名皇帝立了「旗帜」后,天下就成了中国帝王最低的战略视野。
那我问个问题,你知道今天坐大殿的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没错,「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想么,凭什么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呢?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番邦蛮夷都不配给天可汗的臣民施舍,这就是中国帝王的浪漫。
不能说的太敏感了,要不然又要被404了。政治如果可以被 OKR(目标管理方法)其中的一个KR(关键成果)必然是经济。
说政治我不懂,聊经济我就不困了。中美贸易战的来龙去脉是这的……
上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是全球贸易逆差最大国。特别是从二战后的 50 年代开始,欧洲被「第三帝国」打成了筛子,中国也刚结束国共之争百废待兴,日本正在接受美国的战后改造。
此时世界,美国成为了唯一马力全开的工业大国,他们生产家电,生产汽车,甚至还给全世界卖飞机,各类消费品充斥着美国对外出口的贸易清单,可口可乐,李维斯,好莱坞更是美国文化的载体席卷全球的年轻人。
就这么卖着卖着,美国成为了顺差国。在整个 40 - 50 年代的十多年里,美国最操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产品卖到全球都是?
像不像今天的中国?经济依赖于大量的净出口,当生产无法被消费的时候,就是经济麻烦的开始。
看着一群坐在废墟上的乞丐,美国的解题思路是,给他们送钱让他们来买美国货。
战时,美国本土基本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加之战争财发的不带停。导致战后的美国经济如同火箭一般起飞,国内生产力和需求很快无法满足这台工业巨兽的胃口,它需要更多的市场。
战后世界被划分为两个世界,欧洲和日本归美国,东欧和其他共产国际跟大毛,美国看着他新收的小弟也是一脸便秘。
欧洲和日本那时候基本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的各国货币比纸的信誉强不了多少。各国人民经过二战的摧残,对美好生活的明天充满向往。
美国将美元送给欧洲,让欧洲人民有钱去买美国货,然后购买美国货的美元又再次回到美国,这就是当年美国的「外循环」。
美国的国内、外双循环转了起来,整个 50 年代美国的就业非常充分,是个典型的顺差国家。
1969 年之后,美国逐渐失去了贸易顺差的地位,这是我最喜欢的经济学部分,因为它太有教育意义了。
我在当年经济学论文写的就是这个问题,我还记得我分析了三个原因。
其一、越南战争是美国最不应该打的一仗,它让美国政府出现了巨大的逆差。
比如,1968 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了 252 亿美元(当年GDP的2.9%),不断增加的财政支出,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财政赤字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并引发了通货膨胀,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其二、除了赤字还有挥霍无度的消费,美国的消费力抹平了顺差。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的西装,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英国的瓷器和丹麦的家具,随着国际贸易不断进入美国人的生活,使得美国人的美元又回到了欧洲人的手里。
其三、美国帮助日本和德国完成了产业升级,养狼成功对手出现。美国升级了自己的产业,于是把一些落后技术和产业转移到了德国和日本,想让他们给美国人生产廉价的商品。但是德国人和日本人超过了美国人,他们的产业更有效率,挑战了美国在高端产业的地位。
低端产业不想做,高端产业被挑战。赤字让财政恶化,让通胀高企。最需要存钱的时候,反而大肆挥霍,不仅花掉了今天的钱,更是让信用换来的明天的钱也不见了……美国陷入了困境。
1971 年,尼克松终结了这个局面,同时终结的还有美国这个产业资本大国转变为金融资本大国。
1971 年 8 月 15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实行 「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崩溃。
1973 年,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二道防线也宣告崩溃,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又是难理解的专业是吧?说人话就是:美国决定不再对世界疯狂「撒币」,相反的要从那些对象力抽取「美元」。
美国用自己的贸易逆差为欧洲的法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净出口创造需求,然后疯狂开动印钞机,用自己印出来的纸去购买别的国家生产的商品,或者开采的能源、矿藏。
举个例子,小白是德国的一名钢笔厂商,生产了价值一亿美元的货品出口到美国,完成了货品到美金的转换。
此时小白只是账面上拥有一亿美金,他将这些钱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投资房产和股票,剩下被允许的部分可以带回德国换成马克使用。
听懂了吗?「哪里赚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就是美国霸权的好处,你不服气又干不掉我,只能被我压榨。
美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巨额赤字却屹立不倒的帝国。这一点中国的古王朝做不到,日不落的大英做不到,任何一个曾经璀璨于历史中的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做到了,这就是经济学的力量。
美国不仅陷入了赤字,还要陷得更深,让其他人为此买单。这个游戏可以玩下去的前提就是,美元作为货币交易系统的垄断地位。
美国全球的军事基地,那么多的航母编队,带来的是高昂的军费和打人不用汇报的霸气。但这一切背后,必须有美元对国际支付系统的垄断来获利,否则买单的就是美国人自己。
美国根本不怕谁和他搞军备竞赛,上一个这么做的坟头草都老高了。他害怕的是有人(某个神秘的东方大国)釜底抽薪,断了美元的根。
美国害怕什么?比如,你在中国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手机支付,但你想过这个钱从哪里来吗?或者为什么银行的钱可以在科技公司的软件上置换成数字并产生购买力?
这中间有一个利益冲突,即大型资本(金融集团)和算力资本(科技公司)之间谁可以掌握这种「数字资本」的话语权。
美元要搞微信或者支付宝根本做不到。美联储是一堆私人银行家机构,这种碎片化支付系统打通本身就很难,再加上华尔街也不愿意和硅谷分享这个蛋糕,所以他们根本打不通这道墙。
中国就不一样的,我党的高度管控下,给银行集团和科技集团分别划出了底线规则,它俩必须合作否则谁也不能上桌,于是美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完成了。
美联储和背后的力量看到了这点,于是他们害怕了。当然后面还有更让他们恐惧的内容:那就是数字人民币。
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你们感受下背后的力量有多么令人心生敬畏。
小黑是一个来自法国的服装面料供应商,他给宁波某服装企业每年提供超过价值 10+亿美金的高端羊毛面料生产服装。
制造面料的羊毛来自中国的内蒙,丝绸来自江苏。小黑需要采购原料运回意大利生产面料,然后运送回中国交付。
看似很简单的一来一往的国际贸易,你知道这背后的交易有多麻烦吗?
小黑首先要告知巴黎国民银行,让他们告知法兰西银行(法国央行),再告诉欧洲银行,再通知美联储,再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再通知内蒙和江苏的地方银行,然后羊毛和丝绸供应商得知有一笔美元汇入。
这个流程除了麻烦,还有每个节点的手续费,并且这个金融链条的中间商——美联储是这笔交易的实际控制人。
当收到原料交付面料的时候,中国方还要把这个流程再走一遍,才能付给小黑钱。
但数字人民币让一切变得简单。小黑和面料采购商,羊毛、丝绸供货商只要都有一个数字人民币账户,那么他们之间的结算就能做到一键操作。
小黑一键付款给羊毛和丝绸,面料采购商一键付费给小黑,交易就完成了。当然,这中间的结算货币是人民币。
故事讲完了,听懂了吗?关税战充其量是两个试探性的刺拳,货币之争才是能够终结比赛的超重拳。
小黑背后的法国和中国的贸易很密切。我需要你的农副产品,红酒,化妆品,奢侈品时装,空客飞机,你需要我的电子,机械,纺织品,家居用品和玩具,那么两国之间的结算为什么非要用美元呢?用人民币结算也无不可。
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效率打折,还减少了中间商的手续费,更重要的是,这笔交易不受限于第三方。(美国:你报我身份证号得了)
国际贸易只需一个APP,一个数字人民币账户,就能打破美国的霸权体系,从根上掐断美元的国际结算地位,你说美国害怕吗?
从奥巴马就开始的贸易摩擦到今天的全面贸易战,本质上都是在争端国际贸易的话语权。本来只是试点,结果美国助力来了,让进程加快了。
登子的俄乌冲突下,美国人没收了俄罗斯超过 4000 亿美元的资产,让所有心存幻想的人「兔死狐悲」,一群小弟都开始琢磨,如果那天我失宠了,会不会重蹈大俄的覆辙?
全买美元资产不安全,投资讲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那我是不是需要买点人民币资产做一个对冲呢?
第二个助力来自于川普,他就像一个拿着锤子的毛头小伙,在美国这座房子里的承重墙上无所谓的东敲敲,西砸砸,他随时可能把这座房子夷为平地。
看的懂的人都知道,美国今天的经济破局点唯有一招:让企业把经济重新盘活,开启美元霸权新时代。
第一拳,减税降费鼓励科技创新,让全球资本纷纷驻足,用科技和金融企业发股代替美国发债,让科技企业突破性创新。比如,星际之门就是这招,那么多大佬战队,吹牛,不就是想骗点钱。
第二拳,增加关税,收点钱面解决政府支出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倒逼制造业回流,重振铁锈区的荣光。很显然这招利弊参半,更主要的是兑现 MAGA 的承诺,好过关中期选举。想让建制派、全球化的企业回来,也没有那么好说话。
第三拳,将回流的资本锁定在美国只进不出,靠这些钱率先完成科技树突破,重新形成科技「代差」,通过专利技术和美元继续开启全球收费站模式。
总结一下:新时代的美元霸权,不是基于逆差的全球化需求和供应,而是美国科技企业的专利带来的美元交易主导地位。毕竟,抢手货只有我有,你要不要来买点?只能用美元哦。
计是好计,用的人不行也白瞎,懂王的一通乱拳不仅打东大,还打盟友。天怒人怨之下,破局的,搅局的都跳出来了,最后就会让计谋流产。
懂王只打明牌,但赢不赢就不一定了。这么明显的计策都亮出来了,破局的人排着队给你砸场子。
德国央行要求拉回自己的黄金储备,央妈持续增持黄金,这么做的背后都是在做黄金。一旦黄金持续上涨的趋势被全球人共识,外面的美元就很难回到美国了。你就看最近的金价疯到了什么程度,就知道买家有多么大能量了。
你再看看咱家的科技爆发速度,不论是飞机还是机器人,都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硅谷没有的我们有,硅谷有的我们的更好。请问,当资本要砸科技的时候是选择看的见的机器狗,机器人呢?还是选择那虚无缥缈的火星和星际之门呢?
曾经世界上只有一条路,美国的路,它划分了世界格局,生产的、挖矿的都是要为美国服务的;今天,我们也想吃肉,那就修一条新路,一条更快更好的路。
这是一条承载着合作共赢的光明之路,一条打破霸权桎梏、追求普惠共享的希望之路,它将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品质,带领世界走向更均衡、更包容的未来 ,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来源:老朱话经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