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硬核”鼓手,用架子鼓奏响不老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21:14 1

摘要:铿锵有力的鼓点、温和甜美的笑容、激情洋溢的气场……一曲终了、掌声四起,全场观众都被带入了昂扬奋进的乐曲节奏中!谁能想到,舞台上这位充满自信的架子鼓演奏者,已经92岁高龄!

铿锵有力的鼓点、温和甜美的笑容、激情洋溢的气场……一曲终了、掌声四起,全场观众都被带入了昂扬奋进的乐曲节奏中!谁能想到,舞台上这位充满自信的架子鼓演奏者,已经92岁高龄!

左起:陈月麟、朱建华、演员关凌、郭兆宪、陈佩、郑斌

这是一支退休老干部自发组成的“爱乐团”——山东省老干部志愿者协会夕阳长空舞志愿服务队。乐队成员平均年龄已达7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就是架子鼓手、年过九旬的陈月麟。近年来,由于演奏视频在网络上受到网友们关注,他们已经成了不大不小的“网红”,数次受邀参加央视、天津卫视、山东卫视等的节目录制演出。4月16-18日,在陈月麟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又一次走进中央电视台,作为嘉宾参加《越战越勇》节目的录制。

70岁敲出第一声鼓点

谈到这次北京之行,陈月麟既兴奋又平静:兴奋是又一次在面向全国观众的舞台上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平静则是因为这对她来说已经不新鲜,乐队已经是数次登上央视舞台,今年大年初一,他们参加的《新春喜剧之夜》刚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

左起:朱建华、陈月麟、陈佩

每一次演出,当主持人报出陈月麟的年龄时,都无不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惊呼。大家很难将这位精神焕发、活力满满的鼓手与九旬老人画上等号。实际上,出生于1933年的陈月麟已经实打实的92岁高龄。

陈月麟年轻时就是文艺爱好者。1993年退休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山东省老年人舞蹈协会,她担任副主席。协会先后组建了以舞蹈和服饰表演为主要艺术形式的艺术团和管乐为主的乐团。先后三次赴香港,赴韩国、赴台湾演出,受到一致好评与赞誉。

2003年,70岁的陈月麟感觉跳舞有些吃力,就想学一门乐器。一次演出时,看到有人打架子鼓。一看,这个挺好!

陈月麟说:“选择架子鼓,一是它很现代,二是它很有力量、能鼓舞人,一槌敲下去我自己精神头就上来了!”

于是,从没接触过架子鼓的陈月麟跟随老师,开始从零学习成为一名“鼓手”,在70岁的年龄,敲出了第一声奋进的鼓点。

打架子鼓需要手脚并用,陈月麟一开始并没有信心、怕自己不行。但她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走路时都默数“一二三四”,脚一边走,手跟着节拍敲着腿,“马路上的人看到,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个傻子”。

第一次参加比赛,因为紧张,陈月麟把鼓槌甩到了下面的评委席。“评委都笑了,我也笑了,虽然是出丑,但我也高兴”。

刚开始跟不上节奏,为了在家也能练习,又不吵到邻居,陈月麟专门买了橡胶鼓皮,只要有时间就在打鼓。她的启蒙老师朱建华说:“她的悟性、节奏、耐性都很好,别的学生一看这么难就不学了,但她能够坚持。”

毕竟已经是八九十岁的岁数,陈月麟打鼓不是按照曲谱,“按照谱子打我打不了,老花眼看不见、也跟不上,排哪支曲子,我就提前背下来,背会了就知道哪个地方怎么打,再看着指挥,寻找恰当的感觉!”

做一件事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候?答案永远是“现在”。70岁从头开始学习,在很多人看来都已经为时已晚,但陈月麟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就算从70岁开始,到今天也已经20多年,已经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架子鼓手。

陈月麟说:“办什么事我都是这样,只要有50%的把握,就要努力、就要试试。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八九十岁,只要坚持学习,就能永远年轻。”

左起:陈佩、李建、陈月麟、主持人杨帆、李庆海、徐源庆、朱建华

用满怀的爱心回报社会

2006年,陈月麟退出了山东省老年人舞蹈协会,跟“老伙伴们”成立了夕阳长空舞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成员都是文艺爱好者,小提琴、键盘、萨克斯,都不在话下。

今年3月26日,陈月麟带领服务队到历山监狱,举办了一场“手拉手·阳光行动”社会帮教暨“与爱同行·情暖高墙”演出。银发老人们奉献了歌曲、舞蹈、器乐合奏等精彩纷呈的节目,深深感染了现场罪犯,激发了她们的爱国热情。慈祥温和的老人们还耐心细致地举行一对一帮教,倾听女犯们的心声,希望她们迷途知返、努力学习、遵规守纪、踏实做人。

这次演出活动是陈月麟一个持续了20年的心愿。

早在2005年,当时山东省召开了一个有关监狱工作社会化的会议,陈月麟了解到此事后,想让自己的团队也参与进来帮助罪犯改造,于是她联系了山东省监狱管理局,到微湖监狱,举办了一场名为“手拉手·阳光行动”帮教活动。

当时的活动令陈月麟很受触动,她一直想能为这些走上错误人生道路的年轻人提供帮助和引导。带着这个心愿,陈月麟曾经带队走进省女子劳教所、省未成年人劳教所,将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失足者的关爱融为一体。

而这只是夕阳长空舞志愿服务队多年来公益活动的一角。服务队每周都排练至少一次,而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到企业、学校、社区、街道、福利院等地进行公益演出,累计已举办100多场,向社会传递他们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

“退而不休,为社会继续做贡献、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服务队副团长郭兆宪说,尽管队员们岁数都大了,但心态都很年轻,能干多少干多少,争取为社会再发些光。

年轻时的陈月麟

不负热爱生命才有意义

虽然服务队的成员退休前都是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大家都把年龄最大,气场最强的陈月麟当作“精神领袖”“C位主角”。

别看陈月麟在舞台上永远自信满满,但她近年来已经发作过两次脑梗。“第一次脑梗后,别说打鼓,已经不能走路,甚至连写字都不会写了。”但陈月麟没有服输,努力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身体,打毛衣、踩缝纫机、买菜做饭,锻炼手脚灵活性,争取能够继续打鼓、回归乐团。“结果还真有效,开始脚跟不上,但跟不上也仍然每次都去参加每周的排练,就算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大家伙儿,我也高兴。”

陈月麟说:“打鼓好像有灵性,有时候头疼,我就把音乐打开,跟着音乐开始打鼓。打上半小时,人也出汗了,头也不疼了!”

不光是陈月麟,服务队的每位成员都用一颗执着的艺术之心热爱生活。他们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也永远在收获。坚持练习让老人们的头脑保持着灵活,就拿这次参加《越战越勇》节目录制来说,节目组给的两支曲子都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但乐队只用一天时间排练,就做到了完美配合。

在他们看来,生命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一方面要为自己过好每一天,另一方面,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有点精神,让大家、让周围的人一起高兴。

陈月麟说:每次音乐一起来,我就觉得浑身有力量,鼓点催人向前进,让人勇往直前。我们祝愿92岁的陈月麟、祝愿服务队每位老人,一直向前走!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