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开年爱马仕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涨价,整体涨幅在5%-12%左右,经典款铂金包Birkin25从93900元涨到105000元,标志着该款包全线突破10万元大关。
2025年以来,多家奢侈品品牌又开启了新一轮涨价潮。
先是开年爱马仕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涨价,整体涨幅在5%-12%左右,经典款铂金包Birkin25从93900元涨到105000元,标志着该款包全线突破10万元大关。
紧接着,Louis Vuitton也在4月15日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价,热门款手袋DIANE法棍包价格从1.86万元涨到1.92万元,Speedytrunk20从23500元上涨至24400元。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Dior、梵克雅宝与卡地亚也相继确认将在近期启动新一轮产品价格调整。
近年来,涨价似乎已成为奢侈品行业的“常规操作”。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奢侈品价格平均上涨了50%左右。
2024年,爱马仕全年提价9%,LV仅在2024年就进行了两次涨价,多款热门包袋涨价幅度高达13%。
面对奢侈品的频繁涨价,消费者似乎也开始“审美疲劳”。
与此前涨价引发抢购热潮不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对此次涨价反应冷淡,甚至有网友直言,“买包不如买黄金”。
还有消费者表示,“奢侈品涨价已经麻木了,感觉现在的价格越来越脱离实际价值”。
那么,在全球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消费者购买意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为何奢侈品品牌仍然频频涨价?频繁涨价又会给奢侈品品牌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2025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至1.63万亿元人民币。
受高端珠宝、腕表和箱包市场低迷影响,传统奢侈品市场整体下滑,跌幅超过8%。体验消费持续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端服务消费(如酒店、旅游),市场规模达970亿元,同比增长17%。
此外,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高净值家庭年均物质消费下降12%,减少了28万元。
投资方面,受访高净值人群未来一年投资热情持平,黄金保持首选,占比15.7%;其次是A股和基金,分别占比12%和11.3%;保险上升2.9%,增长至10.8%。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高净值人群在过去一年的物质消费有所下降,且投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黄金成为他们未来一年的首选投资品类。
这表明,即使是高净值人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也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消费和投资。
对此,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奢侈品涨价主要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高净值客户。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奢侈品品牌需要确保其产品的购买者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和忠诚度的客户。通过涨价,品牌可以过滤掉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核心客户群体。”
在周婷看来,对于头部奢侈品品牌而言,涨价是提升品牌力的一种常规手段。“头部奢侈品品牌拥有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涨价不仅不会影响其销售,反而能够进一步强化其高端形象。
例如爱马仕,其经典款手袋的价格不断攀升,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并未减退,反而使得这些产品成为了更加稀缺和珍贵的象征。”
事实上,奢侈品品牌的涨价策略并非毫无依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奢侈品的需求曲线与普通商品不同,其需求往往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价格不仅仅是产品价值的体现,更是品牌形象和地位的象征。通过不断提高价格,奢侈品品牌能够营造出一种稀缺性和独特性,从而吸引那些追求高品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消费者。
以爱马仕为例,其经典款铂金包和凯莉包一直以来都是奢侈品市场的热门单品,价格不断攀升。尽管这些包包的售价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但由于其限量生产和独特的设计,以及品牌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它们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圣杯”。
据了解,想要购买一只爱马仕热门款手袋,往往需要消费者在店内消费数万元甚至更多金额的其他商品作为“配货”,并且还需要排队等待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即便如此,消费者对爱马仕手袋的热情依然不减。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品牌的涨价策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是源于其强大的品牌力。品牌力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信任和情感认同的总和,它是奢侈品品牌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只有拥有强大品牌力的奢侈品品牌,才能够在涨价的同时不失去消费者的支持。”
虽然涨价对于部分头部奢侈品品牌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但并非所有奢侈品品牌都能够通过涨价来实现业绩增长。对于一些中腰部奢侈品品牌而言,盲目涨价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消费者流失。
例如,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在过去几年中就曾多次调整产品价格,但效果并不理想。2024年,Burberry公布的上半财年业绩显示,其营收为10.9亿英镑(约13.89亿美元),同比下降22%,特别是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销售额出现低双位数跌幅。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Burberry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种“先涨后降”的策略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还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价格产生了不信任感。
对此,时尚评论分析师RUK若舒刻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奢侈品牌若需采取涨价策略,需提前评估自身的品牌力与市场竞争力。
对于中腰部奢侈品牌来说,如果在没有足够品牌价值支撑的情况下盲目涨价,后期又不得不降价促销,反而会进一步引起消费者的不良情绪,导致客户流失。”
在RUK若舒刻看来,奢侈品市场正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奢侈品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和忠实的客户群体,能够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形象和业绩;而中腰部奢侈品品牌则需要更加谨慎地制定价格策略,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以吸引消费者。
面对奢侈品品牌的频繁涨价,消费者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据《2025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具体验感和服务价值的消费,精神层面的满足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购买奢侈品会更加谨慎,会综合考虑产品的品质、设计以及自身的需求等因素。“以前可能会为了买一个奢侈品包包而冲动消费,但现在会觉得如果这个包包不能真正满足我的使用需求,即使它是名牌,也没有太大的购买意义。”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留言道。
此外,随着二手奢侈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购买二手奢侈品。二手奢侈品不仅价格相对较低,而且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牌和款式的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转售市场的整体规模在四年内大约翻了一番。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奢侈品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奢侈品品牌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奢侈品品牌频繁涨价的背后,既有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筛选考量,也有基于品牌力维护高端形象的因素。
然而,涨价并非适用于所有奢侈品品牌,对于中腰部品牌而言存在风险,且消费者如今也愈发理性。
在此情形下,奢侈品品牌未来需在价格策略、产品创新以及迎合消费者需求转变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持续稳固自身地位。
来源:小李子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