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本日记揭开惊人秘密 他发誓让乡亲吃饱饭那天,收下了两个烤红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13:08 1

摘要:您或许记得前些年省台播过郏县的红薯深加工项目,镜头里握着铁锹和农民挖窖的干部,正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丁国浩。谁曾想,这个把"绝不让群众饿肚子"挂在嘴边的县领导,如今成了警示教育片里的"主角"。

前些天,一则通报让晨练的老人们停下太极动作——那个总在电视里说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丁主任,终究没能守住自己的承诺。

您或许记得前些年省台播过郏县的红薯深加工项目,镜头里握着铁锹和农民挖窖的干部,正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丁国浩。谁曾想,这个把"绝不让群众饿肚子"挂在嘴边的县领导,如今成了警示教育片里的"主角"。

1984年的商丘农校教室里,19岁的丁国浩在笔记本扉页写下"扎根乡土"四个字。毕业后回到宝丰县的他,总揣着褪色帆布包走村串户,包里有给五保户捎的降压药,有记录墒情的牛皮本。乡亲们至今记得,暴雨天他卷着裤腿帮张家抢收麦子,三伏天在李家瓜棚一蹲就是半天。

从农技员到副乡长,他办公室的搪瓷缸总泡着菊花茶,窗台上晒着各村送来的花生、柿饼。2003年调任汝州时,行李中最重的是装满群众来信的铁皮箱,那年头的信件如今还锁在档案室,泛黄信纸上"感谢丁乡长修通灌溉渠"的字迹依然清晰。

转折发生在2016年。当上郏县"一把手"的丁国浩,办公桌上开始出现包装精美的茶叶礼盒。起初他让秘书原样退回,直到某天发现盒底藏着某工程公司的资质文件。"就当是招商引资的特殊渠道",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权力浇灌下悄然生根。

您开车经过北汝河大桥时,可曾注意桥墩上"质量终身负责"的铭牌?这正是丁国浩任内力推的民生工程。但巡察组后来发现,承建方竟是他表弟控股的公司,工程款比预算多出三成——足够给三个村换上路灯。

最让街坊们唏嘘的,是去年重阳节那幕。敬老院里,他握着抗美援朝老兵的手说"要让老同志安享晚年",转身却在停车场收下开发商塞的茅台酒。酒盒里藏着某棚改项目的规划图,图纸边缘还沾着敬老院活动的茶渍。

那个总在脱贫攻坚会上拍桌子的"硬汉",私下却把扶贫车间当提款机。巡察报告显示,某香菇种植基地的菌棒采购价虚高两倍,多出来的钱够买十万斤越冬棉被。更讽刺的是,他受贿的别墅书房里,还挂着"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绶带照片。

纪委监委同志透露,丁国浩接受审查时,要求再看眼办公室抽屉里的物件——三十八本工作笔记、五十六面群众送的锦旗。当他翻到1987年记录旱情的日记时,突然哽咽:"这页写着李庄王老汉送的两个烤红薯,我当时发誓要让乡亲吃饱饭..."

沙河岸边的警示教育活动上月刚办过,展板上的案例让参观者驻足沉思。有位退休教师用毛笔在留言簿上写下:"权力是把双刃剑,握得紧才不伤己伤人"。春风吹动柳枝轻轻拂过这行字,仿佛在给后来者提个醒。

来源:无忧的晚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