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还记得《觉醒年代》里那个赤着脚、扛着麻袋走向码头的少年?当他毅然转身,留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这句誓言时,无数观众泪目。但你知道吗?真实历史中的陈延年,远比剧中刻画得更加震撼!
你是否还记得《觉醒年代》里那个赤着脚、扛着麻袋走向码头的少年?当他毅然转身,留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这句誓言时,无数观众泪目。但你知道吗?真实历史中的陈延年,远比剧中刻画得更加震撼!
从拒绝父亲资助的倔强少年,到创建党课制度的革命先驱;从领导25万人省港大罢工的风云人物,到宁死不跪、被乱刀杀害的铁血英雄——这位29岁牺牲的革命者,用生命写下了怎样波澜壮阔的传奇?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走进一个比影视剧更热血、更悲壮的真实故事。
1898年戊戌变法之年,陈延年在安徽安庆出生。父亲陈独秀投身革命,常年在外;母亲高氏作为封建传统女性,幼年丧母、在家中备受冷落,连名字都未留下。更复杂的是,陈独秀后来与高氏的妹妹高君曼结合,这样的家庭环境,在陈延年心中种下了复杂的情感种子。
12岁时,陈独秀与高君曼成婚,此后陈延年和母亲在安徽的生活鲜为人知,但可以想见生活的艰辛。这段时光,让陈延年对缺席的父亲渐生怨怼,同时也让他萌生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展现出过人天赋。
1913年,因陈独秀参与讨伐袁世凯,15岁的陈延年被迫与家人到乡下避难两年。这段流亡经历,反而让他求学的渴望愈发强烈。1915年,陈独秀邀孩子到上海读书,陈延年和弟弟陈乔年到上海后,坚持自力更生,打工求学,两年后便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法学系。
在新思潮涌动的上海,陈延年最初被无政府主义吸引。在列强环伺、国家蒙难的年代,无政府主义描绘的平等自由图景,对中国青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陈延年也不例外,由此踏上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征程。
1919年,21岁的陈延年在吴稚晖组织下赴法勤工俭学。彼时的法国是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传播地,而勤工俭学自给自足的模式,正契合陈延年一贯坚持的独立理念。然而,这场本应充满希望的求学之旅,却成为他思想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吴稚晖主导的留法项目收费颇高,每人需缴纳200大洋。华法教育会承诺提供语言补习、就业及就学支持,却在一战后法国失业潮冲击下沦为空谈。1920年冬,大批留法学生陷入无工可做、无学可上的困境。
此时担任里昂中法大学校长的吴稚晖,不仅拒绝为学生解决经济难题,反而决定从国内招收付费新生,并对已在法学生进行严苛筛选。更令人寒心的是,他甚至勾结法国警方,将前去理论的学生遣返回国。
这一系列事件让陈延年彻底认清吴稚晖的真面目,毅然与之决裂。与此同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以及无政府主义在现实中的屡屡碰壁,促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陈延年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任宣传部长,并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欧总支部重要负责人。
1923年,陈延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系统研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累革命经验,为投身国内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4年,国共合作拉开序幕,陈延年奉命奔赴广州投身革命,凭借卓越的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迅速成长为广东党组织的核心领导,最高担任广东区书记,统管广东、广西党务工作,甚至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上级。
邓小平晚年回忆时,特别强调陈延年的成就全靠自身奋斗,与父亲陈独秀并无关联。
在广东工作期间,陈延年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1925年,他首创党课制度,为党员思想教育搭建坚实平台;同年6月,与邓中夏共同领导省港大罢工,25万工人响应,这场历时16个月的罢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
此外,他还与周恩来携手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由叶挺担任团长,这支队伍日后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党组织遭受重创。刚调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临危受命,改任浙江区委书记,奔赴上海重建基层组织。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陈延年不幸被捕。被捕时,他身着朴素,机智伪装成帮厨的“陈友生”,骗过了敌人。
陈延年被捕后,党组织紧急委托吴凯声、郑毓秀两位律师全力营救。不料,陈独秀好友汪孟邹心急之下向胡适透露实情,胡适误将消息告知与陈延年有旧怨的吴稚晖。吴稚晖立刻向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告密,并力主处死。
面对蒋介石“退出共产党即可保命”的诱降,陈延年坚贞不屈。1927年7月4日夜,年仅29岁的他被押赴刑场,拒不下跪,最终被刽子手乱刀杀害,壮烈牺牲。
陈延年的一生,是革命理想的生动诠释。他以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不朽功勋。从创建党课制度到领导工人运动,从组建革命武装到重建党组织,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这位革命烈士用热血与生命,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璀璨星辰。
文本来源 @正直讲史-李正Str 的视频内容
来源:神经外科周医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