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媒,共赴育人之约——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接待河南国培访问团语文交流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6:23 1

摘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月19日,金秋的培星校园书香馥郁,国培河南访问团的教育同行们远道而来,一场以语文为纽带的教学智慧盛宴,在这充满教育热忱的日子里温暖开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月19日,金秋的培星校园书香馥郁,国培河南访问团的教育同行们远道而来,一场以语文为纽带的教学智慧盛宴,在这充满教育热忱的日子里温暖开启。

课堂为镜,见教学真章

语文是浸润心灵的清泉,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上午的交流,以两节扎实的语文课拉开序幕,让教育的思考在课堂里自然生长。

四年级的课堂上,牛思佳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古诗二首》。一字一句间,古典诗词的意境如画卷铺展,孩子们在诵读与品析中,触摸着千年前的文字温度,感受着汉语言的凝练之美。

三年级的《赵州桥》课堂上,王欣老师则以文字为钥匙,带学生探寻建筑背后的历史底蕴。不只是讲解课文内容,更让“桥”成为连接历史与文化的纽带,让孩子从文字里读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后的说课环节,两位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执教者,而是变身教学解读者。把教学设计的思路、课堂互动的巧思、学情把握的细节,甚至教学反思的点滴,一一剖开分享,每一处拆解都透着对语文教学的认真与深耕。

紧接着,赵路爽老师带来《润心语文阅读指南》跨学段应用的专题分享。赵路爽老师详细介绍了此书的编书背景和历程,并向老师们介绍了《苔花米小》《脚比路长》《人比山高》三册书籍的相关内容,围绕“古诗词积累”“词句段积累”“整本书阅读”三大核心板块展开说明。赵老师还代表润心语文团队的老师们介绍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此书的实践经验。其中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设计记忆表,让学生按周期复现巩固诗词特别吸引老师们的目光。每个年级创新应用此书的特色也令河南访问团的老师们连连称赞,直言这套教材实用性与系统性兼备,纷纷表示希望带回学校进一步应用,让这份语文教育的智慧在更多教育场景中应用传播。

交流中,国培河南访问团的老师们全程专注,结合自身深耕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我校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有对古诗教学拓展延伸的思考,有对阅读指南使用的讨论,更有对文化传承落地课堂的共鸣。思想在碰撞中明晰,方向在研讨中坚定。

创美为翼,展语文新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午后的校园静谧却鲜活,恰如语文教育从不只有一种模样。它可以是课本里的文字,也可以是镜头下的光影,是课程里的体系,更是润心的养分。

韩娇娇老师的分享是对培星小学过往语文实践活动及近三年“润心语文节”的系统梳理。从“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的主人公盛装游行,到“寸心寄华夏 星娃漾诗华”的诗词主题活动,再到“微光聚星河 书香润童心”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把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串联起来,清晰呈现了学校以语文节为载体,让学生从读到演、从学到行的育人路径。

窦飞老师的汇报题目为《以分级标准引领阅读教学变革》,向在场的老师们解读了我校润心语文课程“三维六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润心语文课程为我校学生语文学习搭建了阶梯式成长路径:低年级抓基础,通过语言文字积累和实用性阅读打牢根基;中年级重体验,借助文学创意表达和跨学科学习深化感知;高年级强表达,以思辨性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实现能力突破,让不同学段的孩子都能在润心语文课程里找到成长的节奏。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培星学子整本书阅读视角下的AI微电影创作展示,这是语文与科技的牵手,更是读文到创美的升级。孩子们读完《小英雄雨来》,先梳理“掩护交通员”“智勇斗鬼子”等情节写成短剧本,再用AI将文字变画面:设计雨来的年代服饰、还原芦苇荡场景,还通过AI配音贴合角色语气。稚嫩文字借科技成了有声有画的微电影,既留住爱国勇敢的内核,又让语文有了科技新表达,让大家看到语文学习的更多可能。

以文作结,共赴新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天的交流虽近尾声,但教育者之间的情谊与对语文教育的思考远未落幕。从经典课文的文化传承,到阅读指南的系统规划;从语文节活动的育人实践,到AI微电影的创新表达,培星小学与国培河南访问团的老师们以文为媒,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多元路径与深刻内涵。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教育同仁的友谊,更为双方语文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继续深耕语文课堂,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育人的有效路径,让文字的力量浸润更多心灵,共同奔赴教育的美好新征程。

来源:每日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