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3日讯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其中,强调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对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龙介绍了山东省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3日讯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其中,强调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对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龙介绍了山东省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重要载体平台。目前,山东有176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219处公益性零工市场,万余家社区就业驿站,39所高校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部署要求,今年8月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了《关于塑强“乐业山东”服务品牌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5+5+1”体系为核心框架,全面升级就业创业服务网络。主要有三个特点:
聚焦“五级圈”,优化服务格局。围绕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机构,推动构建城乡一体、分级布局的就业创业服务网络。省级层面以建设省域就业创业基地、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抓手,带动全省就业创业协同发展。市、县层面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主业,通过融合站点、融合功能、融合数据等措施,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建设,提高就业服务的可及性、获得感。乡镇、社区两级将通过设置窗口、嵌入站点等多种形式,推动就业服务向“家门口”延伸。
聚焦“五类人”,打造服务平台。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退役军人、重点关爱人群等群体不同特点,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对有就业需求的,结合不同群体的就业特点,“量体裁衣”开展靠前服务;对有培训需求的,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开展分行业分群体分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打造精品培训项目;对有创业需求的,开展创业陪跑服务,已征集优质陪跑项目1265个,配备导师542名、专员525名,打造陪跑空间98处,全周期陪伴式创业服务加速形成。同时,聚焦不同群体服务需求,推进公共零工市场建设,打造一批有带动作用的返乡入乡创业园、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到2028年底,实现省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平台全覆盖,便利求职者就近享有就业创业服务。
推行“一体化”,升级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智慧人社”一体化建设,健全省级集中就业信息资源库,覆盖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职业培训等就业数据1.4亿条。建立省级集中就业服务平台,年均提供服务900万人次。支持各市推进“人工智能+就业”应用,青岛市南区建设“人工智能+职业指导”平台,人岗匹配成功率提升至68%,匹配效率提高3倍。淄博市搭建“就业数字员工”平台,社保补贴审核效率提升4倍以上,核查准确率达到100%。组织“数智就业”专家基层行活动,提供常态化智力支持。试点推动30家“数智就业”服务区建设,构建线上与线下场景融合的“数智就业”服务模式。
下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把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空间相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资金、人员等资源保障,培优塑强“乐业山东”服务品牌,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