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把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找准人民币国际化的堵点痛点,创造性解决问题,激发市场
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把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找准人民币国际化的堵点痛点,创造性解决问题,激发市场和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新的突破,努力缩短我国国际货币地位与经济地位之间的差距。
为了适应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要求,客观、及时、准确反映跨境人民币使用情况,发现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新特征、新机遇、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交通银行联合发起《跨境人民币观察》季度报告的编写。报告基于企业和机构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动态跟踪企业和机构跨境人民币使用情况,旨在为金融机构、企业、学术界和政策部门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相关信息,助力其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以便做出科学判断和决策。
为深入探讨有关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交通银行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共同承办的“《跨境人民币观察》2024年第四季度问卷成果展示交流会”,将于2025年4月20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报告通过对截至 2025年3月5日回收的1090家企业的答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展示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的情况、动机、影响因素和困难与障碍,综合2024年各季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亮点和短板,并结合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度情况,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会议主题
对等关税冲击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讨
会议地点
上海财经大学同德楼1楼报告厅
(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100号)
会议时间
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14:00-17:00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交通银行
上海财经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多渠道直播
会议议程
14:00-14:05
主持人开场
何 青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14:05-14:20
致辞演讲
何鹏程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鄂永健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
14:20-14:40
《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第四季度报告发布
王景业
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14:40-15:40
主题研讨上半场
主持人
何 青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涂永红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副所长
杨长江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文杰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
15:40-15:50
问答与交流
15:50-16:50
主题研讨下半场
主持人
赵晓菊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荣誉院长
刘功润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徐明棋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张 俊
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16:50-17:00
问答与交流
视频直播
【点击“预约”,观看视频号直播】
【媒体直播矩阵】
万得
百度
蔻享
学说
“大金融思想沙龙”简介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监制:安然、李婧怡
版面编辑|王浩
责任编辑|李锦璇、阎奕舟
主编|安然、李婧怡
近期热文
资本市场“国家队”:平准基金的全球镜鉴与中国实践
成果发布 | 对等关税冲击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讨(4月20日)
从“参与者”到“定价者”:人民币债市国际化如何乘势突围?
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历史追问:以“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为例
金融博弈新变量:mBridge多边数字货币桥能否成为国际结算新支柱?
来源:IMI财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