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考考你,一个口加一个关,这个字念啥?"昨天同桌小美突然把作业本推到我面前,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个"咲"字。我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笑'嘛!口字旁加个关,跟'吃'字结构差不多啊。"
"来考考你,一个口加一个关,这个字念啥?"昨天同桌小美突然把作业本推到我面前,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个"咲"字。我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笑'嘛!口字旁加个关,跟'吃'字结构差不多啊。"
小美神神秘秘地摇头,打开手机词典让我看。我凑过去一瞧,整个人都愣住了——这个字居然读xiào!跟"校"、"孝"同音!更让我惊讶的是,它根本就是"笑"的异体字,就像"够"和"夠"那样可以互换着用。
我赶紧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在"笑"字的注释里果然找到了这个生僻亲戚。原来早在唐朝敦煌文书里,古人就喜欢用这个异体字来写诗作赋。比如王梵志那句"含笑复咲咲",要是换成我们现在的写法,就成了"含笑复笑笑",瞬间就少了点古风古韵。
不过要说组词可真是难倒我了。查了整整三本词典才发现,现代汉语里单独用"咲"组词的还真少见。倒是在日本文化里,这个字活得挺滋润:比如咲く(さく):日语动词,花朵绽放的意思,就像樱花"咲く"满枝头; 一咲(いっさく):单朵花开,适合用来起网名;咲き乱れる(さきみだれる):形容花儿争相怒放;咲姫(さきひめ):日本动漫里常见的萌系名字;八重咲(やえざき):重瓣花开的品种等等。
查着查着突然想起去年看《你的名字》时,新海诚在分镜稿里就画过"咲"这个字。当时还以为是字幕组打错字,现在才恍然大悟。就像发现方便面包装袋上"图片仅供参考"的小字,原来生活中藏着这么多语言密码。
“咲”,读音为xiào ,与“笑”同音,在《集韵》里对其注音为“仙妙切”,用以表示古音读法 。《汉书》里有“鸟焚其巢,旅人先咲后号咷” ,描述人们面对灾难时先苦中作乐,随后陷入悲痛的情感变化;宋·梅尧臣的“水客莫惊咲,云间比翼多” ,形容水客不要因惊讶而笑出声,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与画面感 ;《康熙字典》也记载“笑古作咲” ,表明在古代“咲”就是“笑”的另一种写法 。
“咲”是“笑”的古字,其由“口”和“关”两部分构成,“口”代表嘴巴,“关”在这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古人创造此字时,或许想表达因快乐而手舞足蹈、嘴巴张大发出呵呵声的情景。
欢咲:同“欢笑”,表达快乐、欢快地笑。
说咲:欢笑。
讙咲:同“讙笑”,“讙”有喧哗之意,表示喧闹地笑。
窃咲:同“窃笑”,即偷偷地笑。
咲口常开:仿照“笑口常开”而来,希望常常露出笑容,保持乐观的心态。8. 喜咲颜开:同“喜笑颜开” ,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这次认字乌龙让我明白,汉字就像会变脸的川剧演员,你以为他戴着"笑"的面具,掀开来却是"咲"的真容。下次要是再遇到"三个水念淼,三个火读焱"之类的字,可得老老实实查字典,不能再想当然啦!
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希望同频的你我,一起向着光,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关注【云书笔记】,和大家一起成长。
来源:云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