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我们这边不交社保,基本每个人每个月3000底薪,努努力,加上分成,可以到4000块”
北漂5年,深漂6年,回到老家山西临汾的小县城
和临汾这边的两位网友约见面,聊到他们在临汾招聘员工的事儿
他:“我们这边不交社保,基本每个人每个月3000底薪,努努力,加上分成,可以到4000块”
我听了蛮惊讶的,不交社保,每个月才4000,这样离职率很高吧?
另一位老板:"不会啊,在临汾这个地方,如果能有稳定的4000,5000块的月收入,大家都会呆很久的,起码呆个一两年吧"
我更震惊了!!!
因为这收入,如果在深圳,连一个大学应届生都留不住啊!
我们之前在深圳团队招的大学应届生,虽说底薪也是3,4000块,但分成高啊,到手一个月起码也能到8000左右,好的时候可以到1万以上
如果月收入低于5000块,他们一定呆不住,一定会跳槽
很多人说一线城市消费水平比小县城高,我在北京深圳呆了11年,回来路上我还窃喜,在大城市挣钱,回老家花钱,这不爽歪歪么?
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家说北上广深消费高,简直是对一线城市天大的误解!大错特错!
这究竟是谁造的谣???
日常饮食消费没啥区别,一个人日常早餐都是四五块,午餐都是十几块吃饱,下个馆子都要二三百
甚至有些消费临汾比深圳还高很多,比如我驾照补考,深圳65元,临汾要300;我媳妇怀孕做无创DNA,深圳0元,临汾要1000多;
之前在深圳理发很容易找到10元/次,12元/次的理发店,临汾居然很难找到,干脆买了个理发器自己推,我这头,不值得花高价......
还有很多深圳很公开透明的消费,在临汾就复杂了许多,暗地里还要多收钱......
有同样在大城市呆过回到小县城的朋友有没有同感?还是说这只是我个人的错觉?评论区聊一下
可能深圳唯一比临汾贵的,就是一个房租而已,但为什么大家对待收入和工作的观念差别这么大呢?
消费这么高,但大家却心甘情愿在一份四五千的工作坚持一两年?难道小地方的人都是富二代?不差钱?还是说这边的人都躺平了?
细想一下,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小县城产业结构单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跳槽风险太大,跳不好就真掉坑里了
就算跳出去了,跳来跳去,其实还是那点钱,还是做那些事儿,还不如不折腾
所以,“公司不倒,我不走”就成了大家的安全标语
而且小县城的家庭观念重,工作稳定意味着有面子,跳来跳去反而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每次七大姑八大姨的眼神杀就能让人后背发凉,谁还敢轻易跳槽?
尤其回来这一个月我也深有感受,在村里拍视频遇到一些大妈,大妈们问我:“娃,每天在村里干啥呢啊?怎么没去工作呀?”
不管我回复啥,在她们看来,我就是在家无所事事,后来干脆说:“在家休息呢,啥也不干”,她们爱咋传咋传去
小县城职场人士跳槽频率低,不是他们懒,而是大家更看重社交稳定性,而不是职业成长性
大城市不同啊,不用应付这些家长里短,但必须关注自己的自我提升和成长
在“陌生人社会”里,强调的是效率和竞争,每个人都是一个可替换掉的零件,唯一能让自己留住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
再看着身边人,跳槽涨薪,创业挣钱,转行暴富...这些案例看多了,自己也会被影响到,对比之下,稳定=停滞,停滞=落后,落后=淘汰
我之前在北京也有过几年上班时间,每份工作都没超过半年,更多的是两三个月就跳,我跳槽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收入,而是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没有成长空间,怕自己不进步,就被淘汰
我当时的心态很简单:年轻就是资本,趁着还能折腾,还有学习的劲头,赶紧多跳跳,找一个能让我学习成长的地方,这样自己以后不会很被动
所以
小县城的稳定不是懒,而是最优解;
大城市人的折腾不是卷,而是不得不;
但每个选择都有两面性,成长的代价是焦虑,稳定的代价是平庸
没有对错和好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来源:旺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