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华人科学家对于有杨先生这样的杰出科学家,觉得是我们过去100年中国的一个幸运。我们希望在下面100年,在华人科学界,也许甚至在生物学界,会再出现和杨先生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2021年,世界著名生物学家饶毅谈论杨振宁
很多华人科学家对于有杨先生这样的杰出科学家,觉得是我们过去100年中国的一个幸运。我们希望在下面100年,在华人科学界,也许甚至在生物学界,会再出现和杨先生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我与杨先生交往这么多年来,有个清晰的感觉,杨先生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男性。我见过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的智力程度都不如杨先生。要明白一个概念,不是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很聪明的。而杨先生各方面都很睿智,最奇特的是他父亲在他8岁的时候,在他的照片背后写了一句“灵儿是有异禀”,他父亲就感觉到他这个儿子可能有非常特异的才华。他父亲可是美留洋归来的著名教授,不是一般人,可见杨振宁儿时的天赋是多么高。
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依然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对于几十年前的某些细节的事情,依然记得非常清楚。而且懂得世界和中国中的不仅是科学,还有对世界的历史的发展,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他领域科技文化和一些其他的社会文化经常有非常深刻的一些见解。去年2020年。杨先生在医院大概住了半年多的院,出院不久,我和我太太、杨先生和翁帆,我们4个人吃过一次饭,那次吃饭是一个午饭。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他三个小时一点睡意都没有,几乎主要都是他一个人在讲话,我们四个人理论上应该是我多说点话,但是这个杨先生说的很多,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就在听,然后他稍微停一下的时候,我提了一两个问题或者提一个词,然后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从科学到社会,这三个小时我觉得非常有趣,我回去了以后,赶快去记笔记 ,也怕漏掉。一般人其实没有意识到杨先生的科学成就到底有多高,因为他得诺贝尔奖金的是跟李先生合得的,但他们两个人都还有其他研究工作。杨振宁先生的杨米尔斯场,在物理学里面可能有相当一批人认为比他得诺奖的工作还重要。
杨先生的研究过程显示出聪明和优雅,就是你做一个研究工作可以是优雅而从容。大部分人搞研究苦的要死,累的要死才做出来。他可以做到自己这个想法要很聪明的做法,当然,不像物理学,我们生物医学里面有很多工作,不需要很聪明,也是不很优雅,我们就是靠brute force(蛮干)这个使命就能做出来的东西,所以我这回国十几年,我非常希望我的研究能够既聪明又优雅的工作,虽然可能永远变不成物理学那么优雅和聪明的工作,但是在生物学里面,我也希望做成偏优雅和偏聪明的工作。而我们。死命在想一些别人没想到的。需要动脑筋,需要聪明到一定程度才能想到的的冷门,我们去做。另外呢,我们做的方法也不是大家常规做的同样的方法,重复又重复。我实验室以前跟其他世界上实验上是一样,去突变一个基因。突变一个基因,看它怎么样影响睡眠。那么这种方法对外行看来,基因影响睡眠很有趣,但是对内行看来,这个方法已经用了20多年。所以它本身不是非常新。那么。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工作,就想能不能从单个分子来监测睡眠。睡眠当然需要很多分子来参与,但是能不能通过一个分子的化学修饰,来指针睡眠的需求,那么这是一个生物化学的分析,这是很漂亮的分析来看,这个分子的变化居然跟需求睡眠有关系,所以这种是很独特的一个想法,而且这样如果是对的话,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工作。
好的科学是人类的科学。
在杨先生的时代,他对于我们中美科技交流起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在那时候他们带头回中国来。杨先生是在尼克松访华不久,杨先生就开始回到中国,他还向国外介绍中国,同时他也帮助这个中国的学生、学者。和美国的学生、学者的交流也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它非常帮助其他人,提携后辈。这方面其实在1940年代,冯友兰先生在杨振宁先生年轻时候,冯友兰先生饶有兴趣说到,现在我们清华这批教工子弟,杨武之的儿子杨振宁最会帮助弟弟妹妹,帮助其他同学朋友。对于我自己来说,在我回国之后,杨振宁先生也是想办法支持我的工作,那其中包括这个杨先生被邀请到印度和日本去开一些会议的时候,这些会议不是非常专业的会议,但是请的都是诺贝奖金获得者,那么有两次杨先生换成让我去。杨先生在科学上不仅帮中国出过很多主意、想法,包括主张哪些应该做,主要哪些应该暂时不做。原先在国外,也做过这种工作,因为杨先生学术地位很高,他提出过非常尖锐的和诚恳的意见,我自己是看书看到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生物学的研究机构,叫so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这是美国最好的生物医学研究所之一,70年代里面面临非常激烈的争论,杨先生是不顾某些人的反对而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我自己后来在书里面看到,我觉得这跟杨先生一辈子非常诚恳的为世界、为人类、为中国科学作贡献都是高度一致的。提供他的思想,提供他的帮助,现在突然出现了美国方面突然非常介意中国的科学发展,这个问题是目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我相信,中美的科学家教育和科研机构最终会一起合作,一起为科学而发展。我相信,有杨先生激励我们,很多人投入科学之后,我们中国的科学在未来会非常好的发展,这些发展里面当然会出现世界上各个国家谁走的前,谁走的后的问题,但科学在根本上是对于全人类的贡献,虽然对本国的影响会大一些,但是全人类都受到影响。牛顿的工作,最后并不是只是英国得到帮助,所以我相信以后我们中国的贡献也不仅是对中国有贡献,也会对人类有贡献。在这方面,杨先生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典范,他的科学是超出国界的,他是在为人类的科学。
来源:204656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