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丨郑华端:七村联动振兴路 从“红色引擎”到“共富矩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20:50 1

摘要:夜色中的双垅海鲜街霓虹闪烁,人声鼎沸,海鲜摊主们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作为区人大代表、海霞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这片烟火气背后,是海霞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空心渔村”到“亿元街区”,从单打独斗到七村抱团,他用实干将“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精神内核,转

夜色中的双垅海鲜街霓虹闪烁,人声鼎沸,海鲜摊主们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作为区人大代表、海霞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这片烟火气背后,是海霞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空心渔村”到“亿元街区”,从单打独斗到七村抱团,他用实干将“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海岛共富的强劲动能。

破题:让红色流量变“留量”

“以前游客来海霞村看一眼民兵连纪念馆就走,现在他们会去双垅吃海鲜、到东沙看演艺,在片区住上两三天。”回忆起几年前的困境,郑华端仍记忆犹新。海霞村虽有深厚红色底蕴,却因产业单一留不住人,周边渔村也面临资源沉睡难题。

自连任区人大代表以来,郑华端始终聚焦北沙片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难题,连续三年,在区第十五届人代会上提出关于“七村联动、抱团发展”的建议。他牵头推动“七村连片·同心共富”党建联建项目,以海霞村为“红色引擎”,串联起双垅、东沙等村的资源。带领海霞村“两委”率先探索“研学+文旅”模式,将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海防科普馆等串成“海霞国防教育矩阵”,同时协调七村联合成立北沙强村公司,聘请“乡村CEO”专业化运营。“海霞村要做片区的流量入口,更要当资源整合的枢纽。”他主动对接旅行社,设计“红色研学+海鲜美食+渔港体验”的闭环线路,让游客“为红色而来,因多元而留”。

破局:七村抱团各显神通

在郑华端的助推下,七村按照“错位发展、客流共享”原则精准定位:海霞村深耕红色研学,双垅村打造海鲜街区,东沙村开发船体实景演艺《向洞头》,鸽尾礁村建设海景民宿……他像一枚“纽带”,在各村间架起资源互通的桥梁——当海霞村的研学团队满员时,他协调双垅村安排渔家宴体验;当东沙渔港举办渔市节庆,他引导海霞村的民宿承接住宿需求。

“共富不是‘吃大锅饭’,而是让每个村都成为不可替代的一环。”郑华端带着海霞村党员骨干,挨家挨户指导双垅村海鲜店植入“海霞元素”,统一设计“海霞家宴”菜单;协助柴岙村对接电商平台,将海霞IP文创与渔村特产捆绑销售。2024年,大海霞片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897万元,经营性收入激增229%,双垅海鲜街更创下亿元营收,1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破茧:精神赋能产业生根

“海霞精神不是口号,要让它长出产业的‘翅膀’”郑华端说。他还提出《关于深化海霞精神实体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引起区相关部门的重视,他组织北沙片七个村的人大代表,建立“代表联村”机制,每周在片区各村轮流接待群众,累计解决海鲜街排污、研学团队接驳等民生问题47件。

如今,在海霞共富园区内,贝雕螺钿工坊里螺钿在匠人手中化作海洋画卷,海霞小剧场正排练着民兵连故事改编的情景剧,IP文创店的“海霞娃娃”玩偶成了网红单品。他还推动成立1200余人的“渔家厨娘”队伍,让海岛妇女化身“厨娘农播客”,将“海霞家宴”搬进直播间。“当代表就要把村民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他常说,海霞村的老民兵们曾用青春守护海岛,如今他要带着乡亲们用双手创造幸福。

破界:共富蓝图照进现实

摊开七村规划图,郑华端指着形似展翅鸽子的片区轮廓介绍:“未来,我们要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5%,吸引更多知名青年返乡。”据悉,截至目前,海霞青年营已吸引50余名大学生入驻。

从隧道贯通时的忐忑到片区爆火后的振奋,郑华端始终奔走在共富路上。“海霞精神就像锚,既锚定了我们守岛护岛的初心,更锚定了共同富裕的方向。”如今的大海霞片区,那只曾困于海角的“鸽子”,正乘着海霞精神的东风,带着七村百姓的期盼,飞向更辽阔的明天。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