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山西村民押来一名敌特,公安局长脸色大变:其他人都出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12:55 1

摘要:局长王德胜,躺在办公室的木质长椅上闭目休息,如果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他可以睡到下午两点。

中午,公安局里异常的安静。

局长王德胜,躺在办公室的木质长椅上闭目休息,如果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他可以睡到下午两点。

睡意渐渐来袭,外面却有了响动,王德胜本能地站起身,走到放了一盆绿植的窗台前。

他将脸贴近铁制的窗棱,终于看到了公安局门口大厅外面的情况。

那是一群人,具体来说,总共有五六个人,有男有女,其中一男人,被粗壮的麻绳绑着。

王德胜匆匆披上,挂在椅子后背上的外套,一边穿过走廊的大厅,一边扣扣子。

“什么情况?”王局长的声音,自带威严。

妇女总是爱抢答,一名扎着粗短双马尾的妇女,脸上的表情已经扭曲,指着被绑的人说,“我们在村口发现了他,他有问题。”

经过仔细盘问,原来,村民们认为,被绑的这个人,可能是一名敌特,他们的理由是,这个人整天不干正事,和敌特来往密切。

大概是衣领的扣子太紧,太靠上,王德胜扯了扯自己的衣领,接着慢慢朝着“嫌犯”走过来。

“把头抬起来。”

他最烦的就是嫌犯总爱低着头,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看着别人的眼睛,沟通起来太费劲。

嫌犯慢慢地抬起了头,与面前的王德胜四目相对。

嫌犯的眼中没有一丝慌乱,王德胜却感觉自己的瞌睡一下子就没了,他差点喊出声。

“这里交给我,其他人都出去。”王德胜带着一丝窃喜,说出了这句话。

他以前从没觉得,当了局长,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他自家的亲戚犯了法,也是一视同仁。

可眼下,情况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手中的权利,可以被好好地利用起来,把人支开,单独和“嫌犯”见面,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又回到了刚刚的局长办公室,刘太保身上的绳子已经被解开,他坐下的那张长椅,还残余着一点温度,他捧着茶杯,打量着明亮的办公室。

“王局长,你这办公条件不错嘛!”

王德胜没好气地说,“你也是的,他们把你抓起来,你干嘛不解释?”

刘太保咽下一大口茶,又抓起桌上的一个红苹果,放在嘴里咬了一大口,边吃,边得意地说,“不把我抓起来,我哪有机会见到你?”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苹果。

王德胜没好气,将地上的粗麻绳捡起来,捆成一扎,举起来,“这个,我还要还给村民,农忙的时候,还要用呢!”

在好友的挖苦下,刘太保恢复了一本正经,“我没法跟他们解释。”

刘太保为何宁愿被村民五花大绑着,扭送到公安局,也不愿做解释呢?他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秘密?

39年,刘太保了带着一队人打游击,放哨的士兵跑得满头大汗,“指导员,发现日军卡车,预计5分钟后从这里经过。”

“车里装的什么?”

“看不清,可能有物资。”

“上山隐蔽,快!”

战士们猫着腰,迅速上山,并且找到合适的伏击点位,三分钟后,山里恢复死寂。

浩浩荡荡的车队,越来越近,战士们有的握紧了手榴弹,有的怀抱炸药包,刘太保伏击在距离日军较近的山坡上,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与日军发生近距离搏击的准备。

雨点般的火力,突然聚焦在敌人的车头和车身,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少日军弃车而逃,还有一些被当场毙命。

刘太保毫不犹豫,乘胜追击,对着仓皇而逃的卡车车胎一阵扫射,他凭借一己之力,为我军夺下了一车又一车的物资。

战后,刘太保被评为了战斗英雄,前途无量。

短短四个月后,刘太保更是大显身手,当时,他带着百来号人的连队,与国军蔡庆山的39团展开了决斗。

战士们见刘指导员根本不怕死,冲锋在了最前面,他们一个个也斗志昂扬,明知敌我人数相差太大,我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但还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敌团长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彪悍的对手,一时之间竟慌了神,敌人边打边撤退,有些落荒而逃,有些干脆主动投降。

敌团长撤退到黄河边上,无路可退,又不甘心做俘虏,于是选择了跳黄河,黄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宽,这个错误的决定,让他丢掉了性命。

战后,刘太保说,“这一仗打得太过瘾,光我一个人,就缴获了37支好枪。”

刘太保多次立下大功,他的智慧与胆量,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1944到1945年,他的命运出现转折。45年,刘太保摇身一变,成了国军的一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4年,顶着一身光环的刘太保,接到了一个和往常不太一样的工作。

他找了个大点的布袋,将自己的所有行囊打包在一起,他要出趟远门,去山西运城待命。

刚去往运城,刘太保还觉得新鲜,趁着任务没有下达,四处溜达,夜里,他就在旅馆住宿。

几天后,刘太保还没等到组织上的通知,他开始迷茫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销也大,关键是还什么都做不了,可即便这样,他也不能回家。

再这样下去,只怕要留宿街头了,刘太保再次转悠到街上,发现有一户人家,门口挂着招牌:房子低价出租。

他进去看了看,里面只有一个房间,直着身子走进去,脑袋几乎快要触碰到低矮的房顶。

房主跟他解释说,顶上是一个阁楼,房主会把平时不用的东西,放在阁楼上。房主为了留住这个,几个月来,好不容易上门咨询的顾客,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开出了更低的价格。

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刘太保安心地住了下来。

这一天,刘太保终于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任务,有五名地下党同志遇到了危险,组织上请刘太保暂时收留他们。

外面到处都是张贴的海报,反动派正在挨家挨户地搜索,五名地下工作者,被刘太保安排到阁楼上住下。

五人的到来,立刻让这间冷清的小屋子,变得热闹而温暖,刘太保终于有事做了,他要给他们找吃的,弄喝的,还要出门打探情报。

阁楼上的东西都被搬到了楼下,小屋里堆得满满当当的,侧着身子才能勉强通过,搜查的反动派来到了这里,见这间小屋又小又挤,便排除了藏“嫌犯”的可能。

反动派把全城搜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找到他们要找的人,五天过去了,他们终于放弃搜捕。

刘太保第一次接这样的任务,感觉又刺激又让人兴奋,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和敌人硬碰硬,或许并不是最优的途径。

自此以后,刘太保决定,换一个身份,干出一番更大的成就。

45年,刘太保摇身一变,成为了阎锡山部队的一员。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昔日的战友王德胜,彻底失去了刘太保的消息,王德胜到各部到处打探,都没有刘太保的下落。

1955年,刘太保在自己的家乡现身。

“你们家那位回来了?听说他之前在国民党部队当官吧?”爱看热闹的村民,挎着菜篮子,从刘太保家门口经过,停下脚步,向他的妻子打听。

村民眼神飘忽不定,打心眼里看不起这家人。

刘太保妻子的脸上挂不住了,她不知道如何作答,因为她知道,丈夫从1945年到1949年间,确实如村民说的那样,就是在国民党任职。

“这事都过去了,就别提了。”妻子央求道。

村民自然不可能轻易谅解,“哼哼哧哧”地离开,接着去下一家传递消息,“你们快去看呐,刘太保居然回来了!”

村民们记忆中的刘太保,有着一腔的爱国热血,当年的他,可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那时,村民们一提起他,脸上泛着红光,他是全村的骄傲和榜样。

现在,他回来了,白天的时候,他在家里睡觉,到了晚上,又悄悄地溜到村外,不知道和什么人见面。

地里忙着播种,人们却从来不见刘太保的身影,倒是有好几次,村民在村口撞见了他,却发现他穿着时髦的花衬衫,手上提着上等的好酒,也不知他哪里来的钱买这些。

有人终于发现,刘太保一直都在跟匪特见面。

村民们团结起来,趁着刘太保在家睡觉,冲进他家,将他带到了王德胜面前,这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局长王德胜,见到了全身被五花大绑的老战友,心中不是滋味,他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太保来到王德胜的办公室,就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他毫无顾忌地啃起了桌上的苹果。

“现在你混得这么好,你的就是我的。”这是他拿苹果时给的理由。

王德胜从一开始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老战友,如今看到他这“厚脸皮”的样子,更加确信他没变,他的信念也没变。

当年,他们俩在一个战壕里,两人也曾经共享过一个土豆,这份情谊,谁都没忘。

“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我到处找你。”王德胜怕情绪太激动,从而声音失控,努力压制自己的声音。

见好朋友这么牵挂自己,刘太保心里暖暖的,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

“既然没死,为什么不给我捎一封信?”显然,说对不起没有用,王德胜责问道。

一番交谈过后,王德胜才得知真相,原来,刘太保潜入了阎锡山的部队,在敌人的腹部,帮着党组织收集情报。

凭借着工作的便利,他解救了不少同志,在太原战役中,他四处做思想动员,说服团长阵前起义,成功瓦解了敌人的势力。

“他们绑你,你怎么不解释?”王德胜替这位昔日的好友、隐蔽战线的英雄,感到难过。

刘太保露出一抹苦笑,“不能说,我这次还有任务在身。”

王德胜没有继续询问,他亲自开车,将好友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刘太保和家乡的匪特,已经建立了密切联系,接下来,他将继续完成他的工作任务,直到将匪特的窝点,全部揪出。

分别时,刘太保站在汽车玻璃窗前,调皮地说,“要是我再次被村民绑了,可还得仰仗你啊!”

王德胜摆摆手,像是在说,“这有什么问题,包在我身上。”

从此,隐蔽战线的英雄,不只是刘太保他们,还有局长王德胜。

来源:风卷枯灯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