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家韦东奕再获突破:流体力学难题求解斩获国家科技大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0:58 1

摘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与合作者章志飞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式通过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建议等级为二等奖。这一消息于9月23日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确认,标志着这位33岁的数学家在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与合作者章志飞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式通过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建议等级为二等奖。这一消息于9月23日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确认,标志着这位33岁的数学家在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韦东奕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章志飞共同完成的《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项目,致力于解决流体力学中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该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引入波算子方法和预解估计方法,成功解决了Oseen涡算子的拟谱界估计这一流动稳定性理论中的重要公开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还涉及管道Poiseuille流在大雷诺数情形下的线性稳定性问题——这是自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兹进行著名管道流体实验以来,流体力学领域中一个长达140年的未解之谜。通过精密的数学分析和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团队为这一经典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在Kolmogorov流的最优增强耗散估计以及转换阈值估计方面,韦东奕等人同样利用其开创的数学方法体系,解决了流动稳定性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公开问题。这些成果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为工程应用中的流体控制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韦东奕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11月16日,享有盛誉的法国布尔巴基讨论班专门组织专题讨论会,深入探讨韦东奕与合作者章志飞、李特等人在Oseen涡算子拟谱和谱下界估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布尔巴基讨论班作为世界数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平台之一,其选择专门讨论某一研究成果,本身就是对该研究重要性和创新性的最高认可。

除了流体力学领域的贡献,韦东奕在其他数学分支也展现出卓越的研究能力。2020年,他与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杨诗武合作,运用新的向量场作为乘子来研究散焦半线性波方程解的长时间衰减行为,不仅改进了现有结果,还获得了低维情形解的逐点衰减估计,特别是解决了著名数学家陶哲轩等人在10年前提出的一维情形解逐点衰减猜想。

韦东奕的数学生涯始于令人瞩目的竞赛成绩。在山东师大附中就读期间,他曾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两次获得满分金牌,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他迅速从竞赛数学转向理论研究,并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2017年博士毕业后,韦东奕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随后于2019年正式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短短几年间,他在偏微分方程、流体力学、随机矩阵理论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成果频繁发表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上。

与韦东奕合作的章志飞教授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在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特别是在流体力学方程的适定性、自由界面问题以及流动稳定性等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两位学者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北大数学学科在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国家自然科学奖作为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之一,专门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研人员。韦东奕团队的获奖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更体现了中国数学家在解决国际前沿问题方面的实力和贡献。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