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国家网信办的一则通报让今日头条自身登上了“头条”——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平台被依法查处,北京市网信办对其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多项处罚措施。
结合近期多起案例可见,监管部门已为内容平台划定三条不可触碰的红线。
作者|张典
9月23日,国家网信办的一则通报让今日头条自身登上了“头条”——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平台被依法查处,北京市网信办对其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多项处罚措施。
根据官方通报,今日头条此次被罚的直接原因是内容审核与推荐机制出现明显漏洞。平台不仅在热搜榜单主榜主动呈现不良信息内容,还在内容落地页面将相关话题置顶推送,形成不良信息的集中传播渠道,严重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监管要求。
对于今日头条而言,监管处罚并非首次敲响警钟。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起,平台便因内容违规问题频繁陷入监管风波:2018年因虚假广告、低俗内容等问题先后被工商部门罚款、广电总局责令关停旗下产品“内涵段子”;2019年又因非法收集用户隐私,其关联企业被银保监局开出82万元罚单,曝光出1064条用户信息泄露的违规事实。
即便近年平台加大治理力度,仅今年9月就通报下架 网络水军”违规内容2509条、封禁账号4.5万个,但此次热搜与页面管理的失责仍暴露其合规体系存在关键环节失守的隐患。
事件发生后,今日头条迅速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将从优化审核规则、强化违规治理、公开治理进展三方面推进整改,强调“热榜必须坚持正确导向”。
但市场更关注此次处罚对平台发展的实际影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日头条月活用户增长已停滞多年,2019年便陷入2.5亿-2.9亿的波动区间,如今在抖音的强势挤压下,其在字节跳动体系内的战略权重已有所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查处释放出明确的监管信号。
国家网信办在通报中强调,网络空间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将持续发挥执法“利剑”作用。
结合近期多起案例可见,监管部门已为内容平台划定三条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是信息审核的“底线”,严禁不良信息与虚假内容传播;二是用户权益的“防线”,严厉打击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行为;三是竞争秩序的“高线”,坚决查处商业诋毁、恶意引流等乱象。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