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某位汽车博主曾经说过一句话,“50万以内,飞度没对手”。确实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飞度在国内确实是鲜有对手。
之前某位汽车博主曾经说过一句话,“50万以内,飞度没对手”。确实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飞度在国内确实是鲜有对手。
尤其是在保值上,飞度的保值率就堪称是神话。甚至还有开了一年的新车,再买的时候还能赚钱的情况出现。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飞度的优秀吗?其实这辆车在我们最关注的配置上,完全是简陋十足。
而现在,这种局面终于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在销量上,飞度的表现就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十年前要是说买小车,懂行的都会跟你说“闭眼入飞度”,玩意儿不是车,是“行走的理财产品”。
开一年最多亏个购置税,三年保值率能飙到70%,车友圈里都调侃“买发动机送车”,毕竟十万块的车,油耗低、毛病少,空间还能塞下自行车,简直是家用神器。
2018年那阵儿最疯狂,整个中国车市都在降,飞度却卖了12.9万辆,平均每个月都能卖一万多,“国民神车”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可谁能想到,到了2025年8月,这车单月销量就剩23辆了,全年累计才2676辆,连当年零头都不够。
飞度能火这么多年,靠的根本不是颜值,毕竟外观看着平平无奇,真正的本事在“里子”。
本田有个“MM 理念”,叫“乘员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车长才4米的小身板,坐进去能接近紧凑型车的舒服度,魔术座椅一调,装家具、塞自行车都没问题。
再加上发动机省油耐造,故障率低到离谱,十万块的起售价,刚好戳中了普通家庭“要实用、要省钱”的需求。
2003年飞度刚进中国时,先推的三厢版,第二年两厢版一上就爆了,2005年就卖了6万辆。哪怕到了2018年,整个乘用车市场都在降,它还能逆势涨,那会儿谁能想到,这会是它最后的巅峰?
飞度卖不动,首先得怪大环境,小型车市场早就不行了。
以前大家没钱,买个小代步车就满足了,现在收入上来了,谁不想买个空间大、配置高的?更要命的是,紧凑型车价格越压越低,比如以前十五万才能买的紧凑型轿车,现在十二三万就能拿下,直接把小型车的活路堵死了。
数据最直观:2005年小型车还占市场38.1%,2018年就剩4.1%,2021年跌到2.1%,年销量从2014年的180万辆,缩到2021年的4万辆,连十年前的三成都不到。
虽说2022年开始回暖,2025年8月A0级轿车卖了14万辆,同比涨了87%,但这波增长跟飞度没关系。
因为现在的小型车市场,早被电动车彻底改了规矩。
2024年中国小型车市场里,电动车占比已经到了89.4%,几乎是垄断了。
而且头部效应特别狠,比亚迪海鸥2024年卖了45万多辆,占了近45% 的市场,再加上五菱缤果,俩车直接拿走65%的份额。
以前飞度的对手是丰田致炫、大众Polo,现在对手全是电动小车,玩法早就不一样了。
现在买小型车的人,早不盯着“省油耐造”了,人家要智能屏、要安全配置、要低使用成本,电动车一公里电费才几分钱,比油车省多了,还不用保养发动机。
飞度还停留在“工具车”的老思路里,自然没人买。
更惨的是,飞度不是独苗,整个燃油小型车都在消失。
2015年马自达2停产,2020年赛欧没了,2023年丰田致炫退出中国,就连全球卖了2000多万辆的大众Polo,2017年还能卖 16.44万辆,2025年8月也只卖了107辆。
以前大家觉得飞度保值、耐用,是因为没更好的选择;现在中国车企一波接一波出电动小车,比如吉利星愿,比比亚迪海鸥还便宜,配置、空间还更好,2025年8月直接卖了4.6万辆,成了新冠军。
这些电动车不仅比燃油车省钱、好用,还更懂中国人的需求。
说到底,不是飞度变弱了,是时代变了。燃油小型车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就算飞度再保值、再耐用,也挡不住电动车的浪潮。
这不是某一款车的失败,是整个燃油小型车市场的落幕,大势面前,再传奇的 “神车”,也只能被拍在沙滩上。
其实飞度的情况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代表的是之前中国汽车品牌的不足。现在的情况,更是如今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
这种情况的出现,带来的也是我们消费者的收益。如果这些品牌先要有好的销量,必然是需要听从我们消费者的声音。
我们消费者最简单的诉求,其实说白了就是物美价廉。这也就代表着未来,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加优秀的产品。
来源:易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