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条科技主线:半导体国产替代不可逆,算力 AI+新需求爆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05:26 1

摘要:民生证券分析师方竞表示,这次的贸易摩擦和此前有质的不同,当下更需坚定信心,增大自主可控的配置敞口。同时,自2018年贸易纠纷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有长足发展,此次关税政策有望进一步加速国产化率提高。

民生证券分析师方竞表示,这次的贸易摩擦和此前有质的不同,当下更需坚定信心,增大自主可控的配置敞口。同时,自2018年贸易纠纷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有长足发展,此次关税政策有望进一步加速国产化率提高。

天风证券指出,短期内美系芯片厂商可能因成本激增陷入供应调整期,引发关键元器件阶段性短缺;从长期来看,美国IDM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将显著削弱,有望为本土半导体企业创造结构性替代机遇。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高峰指出,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将面临压力,但长期来看,关税的影响有可能带来下游需求复苏的推迟、相关订单的取消等情况,国产化率提高和自主可控的企业有望受益。

1. 国产替代趋势明确,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

关税催化与技术突破:美国对华高额关税(如125%关税)导致美系芯片成本激增,国产替代窗口期打开。中国半导体协会明确以“流片地”为原产地认定标准,推动本土成熟制程需求激增,模拟芯片、存储、射频等领域国产化率加速提升(2025年模拟芯片国产化率预计从20%向更高水平突破)。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升级: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优化竞争格局,如华为海思与中芯国际联合突破7nm/5nm工艺。半导体材料(如GaN、GaAs)国产化率从2020年不足30%提升至2025年的65%,设备零部件(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从16%升至25%。

市场需求回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AI芯片等领域需求复苏,2024年深市半导体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达45%-54%,存储芯片龙头营收增长72%并扭亏为盈。

2. 核心环节投资机会

设备与材料:北方华创(刻蚀机/PVD设备市占率15%)、中微公司(刻蚀设备)、拓荆科技(薄膜沉积设备)受益于晶圆厂国产设备采购倾斜。材料端关注光刻胶(南大光电)、高纯靶材(江丰电子)、第三代半导体(GaN/GaAs)。

设计与制造: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净利润预增60%-90%)、信号链芯片思瑞浦(打破ADI垄断)、存储芯片兆易创新(NOR Flash龙头)。

封测与零部件:华峰测控(测试设备国产替代)、新莱应材(超高纯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海外产能外迁及本土高端替代需求。

算力行业:AI驱动高景气,国产化布局深化

1. 市场需求与技术迭代共振

AI+政策催化:国家“东数西算”2.0启动,央企“AI+”专项行动推动智算基建投资,2025年中国智算算力目标达105EFLOPS,占整体算力35%。AI服务器需求激增(2024年出货量同比+300%),带动GPU/FPGA芯片、光模块(800G→1.6T升级)、液冷散热(2028年市场规模102亿美元)等环节爆发。

技术自主化突破:寒武纪(AI芯片)、中科曙光(智算中心)、光迅科技(光模块国产龙头)等企业加速替代进口,华为昇腾生态推动国产AI算力链完善。

2. 核心赛道与标的

服务器与芯片:浪潮信息(全球AI服务器市占率第一)、工业富联(英伟达代工)、紫光股份(新华三服务器国内前三)。

光通信与液冷:中际旭创(1.6T光模块领先)、英维克(液冷温控龙头)、高澜股份(浸没液冷技术突破)。

边缘计算与云服务:润泽科技(IDC产业园运营商)、数据港(云服务+头部客户合作)受益于算力下沉和区域化布局。

重点个股概览(综合搜索推荐)

| 半导体设备 | 北方华创 | 刻蚀/PVD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订单饱满。 |

| 模拟芯片| 圣邦股份 | 产品对标TI,2024年净利润预增60%-90%。 |

| AI芯片 | 寒武纪 | 国产AI芯片龙头,支撑算力自主可控。 |

| 光模块 | 中际旭创 | 1.6T光模块批量出货在即,受益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 |

| 液冷 | 英维克 | 液冷温控市场份额领先,AI算力高功耗驱动需求。 |

当前市场分歧下,半导体与算力两条科技主线的核心逻辑在于:

1. 国产替代不可逆:政策推动(关税、产业基金)与技术突破(设备/材料/芯片)形成合力,本土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AI+新需求爆发:智能驾驶、大模型训练、智算中心建设等场景驱动算力基础设施扩容,技术迭代(如先进封装、液冷)打开增量空间。

建议关注上述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同时警惕国际贸易摩擦、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