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山市,云南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永昌 原名为哀牢,秦时吕不韦后裔迁居保山金鸡,故名不韦。自东汉以后,始为永昌,取其“永远昌盛”之意。明嘉靖三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保山地处云贵高原
保山市,云南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永昌 原名为哀牢,秦时吕不韦后裔迁居保山金鸡,故名不韦。自东汉以后,始为永昌,取其“永远昌盛”之意。明嘉靖三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保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东与大理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
保山历史上为哀牢古国故地,西汉设不韦县。哀牢王内附东汉后,置永昌郡。西晋至南北朝,永昌郡属宁州。唐朝时属南诏国,设永昌节度;南宋属大理国,节度改永昌府。元朝设永昌三千户,后改永昌府。明朝设永昌军民府;明嘉靖三年,在永昌军民府治所在地下设保山县,清朝将永昌军民府改永昌府。1913年,民国政府裁撤永昌府,留保山县。1950年3月20日,保山全境解放。2001年保山地区撤销,设地级保山市。保山历史上都有那些名人。
1.吕凯:字季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诸葛亮平定南中,表奏吕凯功劳,以吕凯为云南郡(治所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因为对蜀汉的忠义,使得永昌郡中很多人都很信任他、支持他。
吕凯
2.王弘祚:字懋自,号思斋,谥端简。清大臣。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二年,以总督李鉴荐,仍授户部郎中。
王弘祚
3.杜文秀:字云焕,号百香。本姓杨,原名杨秀 ,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杜文秀召集“忠义堂”9首领会议,拟定《忠义堂守章》起义纲领后,即率回、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一举攻占大理,建立政权而被推任为总统兵马大元帅。
杜文秀
4.李根源: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李根源是辛亥元老,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参与领导云南起义,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在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都督府建立、滇西问题的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根源
5.寸性奇:字念洁,抗日英烈,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寸性奇到上海迎接孙中山返广州,成立大本营。因讨伐陈炯明有功,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中将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1941年5月,血战中条山,重创日军,军长唐淮源将军、师长寸性奇将军等数千人壮烈殉国。
寸性奇
6.鲁道源:字子泉。陆军中将。1900年出生于云南省昌宁县。云南讲武堂第十三期步科毕业。1930年元旦,鲁道源部与高荫槐、刘正富、曾恕怀,在龙云统帅下征剿胡若愚。在木里河一战中,溺毙孟坤,击溃胡若愚,活捉张汝骥,使龙云从此统一了云南。
鲁道源
7.王万龄:字松崖,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历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卫兵队排长,国民革命军排长、第一师连长、第三师营长、团长及第九军军部参议。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
王万龄
8.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艾思奇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艾思奇
9.孙汉董: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孙汉董一直从事药用和天然香科的植物资源、植物化学以及新药开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孙汉董
10.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中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桂海潮的主要研究兴趣为航天器动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
保山别称永昌,下辖1区3县代管1个县级市。行政区代码是530500,邮政编码是678000,电话号码区号是0875,车牌号码是云M,总人口240万。一个小城市能出这么多名人真的不容易。还有那些保山的知识欢迎保山人补充。
喜欢的一键三连,关注、点赞、转发。看历史上的名人,名人也只是人名而已,人都是在历史时空的过客而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来源:古今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