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捋捋前因后果吧。红海危机从2023年10月就开始了,胡塞武装借着加沙冲突的名义,拿导弹和无人机打以色列相关的船只,顺带把美国海军也拉下水。到2024年底,情况没好转,商船绕道好望角,航运成本翻倍,全球供应链被卡得死死的。特朗普上台后,延续他一贯的强硬作风,2
先捋捋前因后果吧。红海危机从2023年10月就开始了,胡塞武装借着加沙冲突的名义,拿导弹和无人机打以色列相关的船只,顺带把美国海军也拉下水。到2024年底,情况没好转,商船绕道好望角,航运成本翻倍,全球供应链被卡得死死的。特朗普上台后,延续他一贯的强硬作风,2月份就通过国家安全备忘录重启对伊朗的“最大压力”政策,制裁他们的石油出口,还点名警告胡塞别再搞事。
但胡塞不买账,他们的领导人公开说,美国的轰炸只会让他们更团结。3月15日的空袭是转折点,美军用B-52轰炸机和F-35战机扔了上百枚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至少20个胡塞目标,包括萨那附近的指挥中心和沿海的导弹库。官方数据说,这次行动杀了30多个胡塞武装分子,还顺带炸了些平民区,救援组织后来报告至少25人受伤。这下子,胡塞火了,他们宣布重启对以色列船只的禁令,还威胁要瞄准红海上的美军航母。
伊朗这边也没闲着。虽然他们没直接下场,但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在3月16日的声明里直言,任何对胡塞的攻击都会被视为对伊朗的挑衅。伊朗海军的舰艇开始在曼德海峡附近转悠,提供情报支持给胡塞,这让美国海军的巡逻船只能小心翼翼。3月17日凌晨,更有意思的事发生了,一架美军MQ-4C“海神”无人侦察机靠近伊朗班达尔阿巴斯海军基地的领空,伊朗空军立刻派F-14战斗机和自家无人机上去拦截,把它赶了出去。这是美伊自空袭以来第一次空中直接对峙,伊朗军方事后放话,说任何入侵领空的敌机都会被击落,不管有人没人开。特朗普在推特上回怼,说伊朗如果继续撑腰,后果很严重。但这话说出口,美国那边其实心里没底,因为情报显示,伊朗已经在霍尔木兹海峡部署了反舰导弹,随时能封锁全球40%的石油通道。
美国为什么这么急着动手?说白了,红海航道被堵,经济损失太大了。2024年,胡塞攻击了60多艘船,保险费涨了三倍,油价跟着水涨船高。到2025年3月,布伦特原油一度冲到每桶85美元,主要是因为大家担心中东乱套。特朗普想通过打击胡塞来孤立伊朗,顺带给以色列撑腰,毕竟他上台后就把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还推亚伯拉罕协议拉阿拉伯国家站队。但这招没灵,胡塞的无人机越来越准,3月18日他们就发射巡航导弹打了一艘以色列货轮,爆炸后船员紧急疏散,碎片散了一海滩。美军海军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当时就在红海巡逻,舰上F/A-18战机紧急起飞拦截,但还是让一架胡塞无人机擦边而过,引发小火灾。海军报告说,这次事件暴露了补给线的漏洞,美军从巴林基地运弹药,路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得绕远路。
为了应对,美国海军开始大动干戈。3月底,五角大楼下令调“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去中东,和“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编队。这听起来牛气,可“福特”号这艘电磁弹射航母从2017年服役起就问题不断。电磁弹射器(EMALS)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达15%,飞机起飞时经常滑行过长,得用地勤拖车拉。先进阻拦装置和武器升降机也老出毛病,维修船坞的工人加班加点焊,火花四溅也赶不上进度。2025年6月,“福特”号终于从弗吉尼亚的诺福克基地出海,计划穿越地中海到东地中海,但途中遇上风暴,系统又短暂失灵。海军高层在会议上承认,这次部署是带着隐患去的,训练时间被压缩,飞行员只能在模拟器里多练几遍夜间着舰。另一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连续两年背靠背作战,刚从红海撤下来,又被匆忙拉回去,船员们抱怨维修跟不上,甲板盐渍都没洗干净。
伊朗的底气从哪儿来?地理位置是个大杀器。霍尔木兹海峡在他们手里,全球近30%的原油从这儿过,一旦封锁,油价能直奔每桶200美元。2025年上半年,伊朗已经把60万大军摆到边境,中程导弹瞄准以色列全境和美军基地。胡塞和伊朗形成南北夹击,胡塞堵红海,伊朗卡霍尔木兹,美国的海军补给线拉得老长,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基地运东西,得绕半个地球。4月1日,美军又搞了新一轮空袭,B-1B轰炸机从关岛飞来,炸了40多个胡塞据点,官方说击毙了多名中层指挥官。但胡塞的反击没停,4月5日一枚反舰导弹打中了美军补给船“刘易斯·B·普尔”号,船体侧倾,海水灌进去,士兵们抽水修补花了好几天。情报显示,伊朗的情报支持让胡塞的无人机更精准,他们用廉价的“沙赫德”改装版,成本才几万美元一架,却让美军32万美元的MQ-9“收割者”无人机折了好几架。
特朗普的策略听着硬气,实际挺被动。他想借打击胡塞来威慑伊朗,但忽略了代理战的复杂性。胡塞不是孤军奋战,伊朗给他们导弹和技术,俄罗斯和朝鲜还偷偷卖武器。4月中旬,美军弹药消耗飞快,仓库工人日夜装箱,卡车在沙漠公路上跑,尘土飞扬却还遭无人机骚扰。国会那边也不消停,4月9日,一帮议员写信给特朗普,说这些未经授权的打击太冒险,会把美国拖进泥潭。民主党人像普拉米拉·贾亚帕尔带头批评,说这不光是自卫,还会激化地区分裂。共和党内部也有分歧,有些人觉得特朗普太冲动,没外交斡旋的空间。5月1日,胡塞又发弹道导弹打以色列港口,碎片砸了码头,工人全跑了。美军F-22从卡塔尔起飞反击,炸了发射车,但油价又跳了7%,纽约交易所的交易员忙着卖单。
到5月上旬,局势有点转机。阿曼斡旋下,5月6日特朗普宣布和胡塞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停轰炸,胡塞承诺不打美国船只。这协议听起来像胜利,但细看有猫腻。它只针对美胡直接冲突,不包括以色列,胡塞照样能瞄准以色列船。伊朗也没签字,继续在背后撑腰。停火后,红海航道缓了口气,油轮开始正常过,但全球油价还是高位徘徊,每桶150美元左右。专家说,这协议顶多是喘口气,根子上的伊朗问题没解决。特朗普自称“结束战争总统”,但这次中东冒险让他军费超支,国内抗议浪潮起,示威者堵港口,高喊反战口号。海军的航母编队撤了部分,“福特”号8月转去北海南部演习,避开中东火坑,但EMALS的毛病还在,未来部署还得头疼。
为什么说美国胜算小?说到底是实力不对等。美国军力全球第一没错,但中东这地方太棘手。补给线长,地形复杂,伊朗的地缘优势加上代理网络,让美军打起来像拳头打棉花。胡塞的游击战术,廉价无人机配高科技导弹,性价比高得吓人。美军一架F-35上亿刀,胡塞一发导弹几百万就够闹腾。油价一涨,美国经济先疼,通胀上头,选民不干。伊朗经济虽被制裁咬牙,但他们有中国和俄罗斯买油,撑得住。特朗普的政策延续了前任的错误,2018年退出伊朗核协议后,德黑兰核活动加速,现在情报说他们离核弹只差几步。2025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直接干起来,美军卷入,特朗普说伊朗核设施被“摧毁”,但油价又飙,市场恐慌。
总的来说,这场博弈美国准备是准备了,双航母、精确炸弹、情报网全上,但胜算低就低在战略短视。特朗普爱用推特喊话,绕过国务院,制造不确定性,但对手学聪明了,用不对称战法拖。伊朗不主动开打,但被动反击狠,地理牌打得溜。胡塞像钉子,砸不扁还反弹。
全球盯着,等下一个导火索。话说回来,中东这火,美国灭了多少年?每次都觉得快赢了,转眼又烧起来。老百姓遭殃,油价涨,物价飞,工作丢。特朗普的遗产估计又是场半吊子,威慑了点小弟,却让大Boss更警觉。未来咋样?谁知道,但美国得想想,别总靠拳头,外交这块儿也得补课。要不,胜算永远悬。
来源: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