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要追溯到9月10日,当时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知名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校园内发表演讲时遭遇暗杀,不幸身亡。
近日,美国白宫传来消息,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备受关注的行政命令,将名为“安提法”的左翼运动正式定性为“恐怖组织”。
这一决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近期一起震动美国保守派的悲剧事件紧密相连。
事件要追溯到9月10日,当时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知名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校园内发表演讲时遭遇暗杀,不幸身亡。
美国菲尼克斯,美国转折点组织总部设立了一个临时场所,悼念该组织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查理·柯克
一名22岁的当地技术大学学生被指控实施了这次谋杀。尽管调查人员至今仍未明确宣布其作案动机,也未表示嫌疑人与任何特定团体有关联,但特朗普政府迅速将此事件作为一个契机,重启了其酝酿已久、旨在针对那些被其视为威胁保守派观点的左翼团体的计划。
那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Antifa”究竟是什么呢?根据长期追踪极端组织的反诽谤联盟的说法,“Antifa”其实是“反法西斯主义”的缩写,它并非一个结构严密的传统组织,而更像是一个“由松散团体、网络和个人组成的分散且缺乏统一领导的运动”。
该联盟在其网站上进一步指出,“虽然确实有一些声称代表‘Antifa’的极端分子在集会和活动中实施了暴力或破坏行为,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运动的普遍行为方式。”
根据白宫的说明,这份长达370字的行政命令,核心内容是要求“所有相关的行政部门和机构”采取行动,“调查、破坏和瓦解由‘Antifa’或任何资助其行动者所进行的任何非法活动”。
命令中还指控,“与‘Antifa’有联系的个人与其他组织协调行动,意图传播、煽动和推进政治暴力,并压制合法的政治言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一个核心的难点在于,美国政府目前并没有将国内团体单独指定为“恐怖组织”的正式法律程序,这主要是出于对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敬畏。
批评者尖锐地警告,此项命令可能被滥用,成为打压言论自由和针对总统政治对手的工具。
法律专家们也普遍认为,仅仅信奉某种意识形态本身在美国并不构成犯罪,因此这种“国内恐怖主义”的定性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执行起来将面临重重困难,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宪法问题。
与此同时,行政命令的签署也凸显了美国政府内部对政治暴力主要来源的认知分歧。不少政治暴力专家和执法官员此前多次指出,极右翼袭击才是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的主要根源。
然而,自查理·柯克遇害后,特朗普政府官员则试图在公开言论中将左翼团体描绘成政治暴力的首要驱动力,这一转变耐人寻味。
为了落实这项命令,联邦调查局的反恐和反情报资源预计将被调动起来。
据一位熟悉内情的白宫消息人士透露,调查重点可能包括追踪资金流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来源——并试图理清“Antifa”是否存在一个所谓的“中央领导层”。
该消息人士表示,“更大的关注点在于查明是否有外国资金通过外国银行账户流入美国政坛进行干预。”
另一位消息人士则更直白地指出,将“Antifa”列为恐怖组织,实质上赋予了政府“传唤银行、审查电汇记录、探查国内外资金来源”等更大权力。
然而,究竟哪些个人或团体会成为这些调查的具体目标,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总而言之,特朗普总统的这项行政命令,不仅是对查理·柯克遇刺案的直接回应,更是一次深具争议的政治和法律行动。
它将在实践层面挑战美国传统的执法界限,并在社会层面加剧关于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之间如何平衡的深刻辩论。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