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于网友们关心的“下周回来吗”这问题没有作答,倒是解释了半年前哪吒汽车 5 亿 LOGO 事件。
继“人在英国”的传闻之后,哪吒汽车的前 CEO 张勇又登上热搜。
至于网友们关心的“下周回来吗”这问题没有作答,倒是解释了半年前哪吒汽车 5 亿 LOGO 事件。
4 月 18 日下午,他在朋友圈发文澄清:“ LOGO 花费 5 亿元不实,本身设计费用其实不到 100 万。”
他说,那句“ 5 个亿”是指哪吒汽车过去七年在品牌传播、市场推广、渠道建设上的整体投入,而不是单纯指一个 LOGO 的设计费。
“喷泉标早在 2018 年 6 月 1 日就已经用了”,张勇强调。
不少网友表示:“第一次知道这是喷泉”。
而这场“误会”的源头,得追溯到 2024 年底。
当时张勇还是哪吒汽车的 CEO,在一次品牌升级的直播中,聊到公司形象建设时脱口而出:“光 LOGO 的钱就不下 5 个亿。”
这句话被单独剪出来,在短视频平台疯传。
网友集体懵了:到底是啥样的 LOGO 要花 5 个亿?
有的设计师听完当场破防:“我这辈子接的单子加起来,都没这个 LOGO 贵。”
有人甚至开起了玩笑:“ 5 个亿都能造 4000 多辆车了,够一个小县城人手一台哪吒汽车。”
说到底大家不买账的背后,是你哪吒汽车缺钱还乱花钱。
哪吒汽车这几年一直在亏。根据公开数据,哪吒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 180 亿。
所以当网友听到“我们做个 LOGO 花了 5 亿”,那种情绪就很难压住。
这就不只是“ LOGO 贵”了,而是“你拿投资人的钱、补贴的钱去搞品牌包装,亏了之后再说要融更多资?”的愤怒。
再加上张勇又被曝出“人在英国”,各种“跑路”猜测也扑面而来。
据称他在离职前就办好了签证,最近人已经到英国了,而且名下多家子公司账户清零、资产转移,被质疑在“清壳”。
一时间,“高管出走+品牌烧钱”的组合拳,把哪吒汽车又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张勇这边也没闲着。他回应得相当频繁:
“我还在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微博设置是几年前的半年可见,我刚改成三年可见了。”
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在撕掉那个“高管跑路”的标签。
回到这次“ 5 亿 LOGO”的争议本身,张勇似乎是想通过这样的宣传博取热度,但实际效果好像适得其反。
消费者根本不买账,反而觉得这公司“不务正业”,不把钱好好花。
“他是不是不知道 5 亿是多少钱???小米的 200 万已经够夸张了。”
一时间,哪吒汽车成为了业内的反面教材。部分媒体甚至直言:看完这操作,终于知道哪吒为什么不行了。
看看蔚来、小鹏的品牌升级,都是靠真本事吃饭,蔚来的换电、小鹏的智能驾驶,哪个不是实打实的技术?
哪吒倒好,自己有啥核心竞争力都还没整明白呢,就急着砸钱换标,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其实哪吒一直主打的是性价比路线,突然搞这么大手笔,跟品牌定位完全不搭。
产品技术没啥突破,光换个 LOGO 就想提升品牌?这不是自欺欺人嘛!
张勇之前还说要学雷军搞营销,说什么"鞠躬 90 度给车主开门"。
这种博眼球的套路,短期可能有点效果,但长远来看真不是个事儿。
最离谱的是在直播里随口就说"做 LOGO 花了 5 亿",连个解释都没有,这不是等着被网友喷吗?
说到底,部分造车新势力总爱犯这个毛病:太重包装、太烧钱、太浮夸,动不动就烧钱搞营销,却忘了造车才是根本。
一个成熟的车企,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研发、制造、渠道服务、售后体系。
品牌固然重要,但品牌不能是噱头,更不能成为掩盖经营问题的遮羞布。
现在哪吒汽车处境挺难的:融资不顺、销量压力大、品牌形象也受损。
张勇已经离任,方运舟重新站上台前,但这家新势力想要翻身,靠的绝不是一个 LOGO 的故事,而是真刀真枪的产品力、服务力、资金能力。
热搜会过去,LOGO 会留下,但真正的问题不解决,整多少活都没用。
来源:勇哥大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