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展示(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6:51 1

摘要:鹭岛文明,向新而行。日前,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举行。参赛案例创新亮点纷呈,生动展示了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做法和宝贵经验。

鹭岛文明,向新而行。日前,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举行。参赛案例创新亮点纷呈,生动展示了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做法和宝贵经验。

“文明厦门”公众号将陆续展播优秀案例。今天,为大家分享金奖案例“金安社区“公益馆+碳账户”促进绿色微革命”。

金安社区是厦门岛内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针对辖区清洁楼扰民、居民安全意识薄弱、困难群体多等难题,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形成一个集教育体验、数字展示、扶贫济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阵地,实践站以具体行动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持续营造文明和谐社区氛围。

创新做法

一是化邻避为邻喜,清洁楼变身环保客厅。原清洁楼长期存在选址争议、功能单一等问题,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牵头将其改造为垃圾分类公益馆,通过空间和服务的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原清洁楼因异味、噪音导致的邻避问题。这一转变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成为传播绿色理念、推动居民行为转变的文明实践基地,让环保教育真正融入日常。

二、变垃圾为积分,碳账户实现精准激励。居民只需在“益鹭芯”小程序上注册建立个人碳账户,线下带着可回收物称重扫码,就能直接获得碳积分,既能兑换生活物品也能产生实际收益。碳账户真正实现了低碳生活量化激励、持续参与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促进形成文明新风尚。

三、聚收益为爱心,微基金赋能公益循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成立湖里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慈善基金既定向帮扶了辖区困难家庭6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1个,又反哺了小区治理、优化生活环境。实践站以此构建起“低碳践行+公益反哺”的双循环模式,拓宽群众参与路径,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赋能。

成效

01

数据“实”了

公益馆通过数据展示平台,让文明环保的精细化程度有了量化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有3527名居民注册,实现资源回收124吨,社区居民共通过碳账户获利71792元。其中单日最高投放量为1.36吨、单日最高兑换金额680元,单个居民最高投放量为2612.41kg、最高获利1828.69元。全国首例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落地金安,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实践站成功将累计多年的10168吨碳减排量售出,形成碳资产71176元。在小区内形成了良性循环,营造了全社区文明新风尚。

02

人心“暖”了

居民的减碳行为已捐赠1.52万元至社区慈善基金,其中有3000元为居民到公益馆指定捐至慈善基金。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奖励了32名考上“双一流”院校的优秀高考学子,奖学金额为26500元,并帮扶了6户困难家庭,慰问金额为9500元。这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温暖与关怀,公益馆+碳账户项目为慈善基金注入了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提升了居住群体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03

公场馆“活”了

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动了辖区小学、幼儿园等学校资源,让居民沉浸式接受文明实践教育,组织了有机化肥、制作酵素等亲子课堂18场次,吸引了300余亲子家庭认领厨余绿桶,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处理10.1吨。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