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琴书相伴度晚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6:21 1

摘要:风清露冷,秋意正浓。位于和平大道的河南省军区第一离职干休所家属院里,悠扬的琴声从窗户流淌而出,67岁的胡宁正在工作室里弹奏着他喜爱的曲子,午后的阳光洒在墨香四溢的案台上。

风清露冷,秋意正浓。位于和平大道的河南省军区第一离职干休所家属院里,悠扬的琴声从窗户流淌而出,67岁的胡宁正在工作室里弹奏着他喜爱的曲子,午后的阳光洒在墨香四溢的案台上。

墨香与乐韵交融——这是走进胡宁工作室的第一印象。墙上挂着他的书法作品,桌上摆放着各类书籍和绘画工具,一架立式钢琴静静立在墙角,见证着主人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胡宁最为珍视的收藏是1万多册连环画。“这些连环画不仅是童年的回忆,更是我接触文学、历史的重要桥梁。”胡宁轻轻抚摸着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眼中闪烁着对往昔的怀念。

胡宁出生于部队大院,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人。良好的家风养成了他好学的习惯,培养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父亲虽然是一名军人,但非常重视我们兄妹的文化教育。”胡宁回忆道,“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亲总会省下钱来给我们买书。”

高中毕业后,胡宁进入部队历练,退伍后到市公路部门从事政工工作。数十年来,他培养了多样的兴趣爱好,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皆有涉猎。

在众多的爱好中,胡宁对连环画收藏情有独钟。工作之余,他总喜欢认真阅读,并反复对照原著研究。

“连环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还容易记。”胡宁评价道。他通过看连环画再对照原著的方式,深入理解了许多文学经典。“一套好的连环画,就是一部缩微的文学史。”

他收藏的连环画中有许多珍藏版本,包括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经典作品。这些连环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时代文化的载体。

退休之后,胡宁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钢琴、书法、绘画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人物素描、油画、漫画作品曾多次获奖,还曾在报刊上刊登。

每天清晨,胡宁都会先练习书法一小时,然后弹奏钢琴,下午则是阅读和创作时间。他将这种生活方式称为“精神养生之道”。

“退休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胡宁笑着说,“现在我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琴棋书画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胡宁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加入了语言学家、新乡学院退休教师陈泓发起的中原文化研究会,以及拜克明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军创文工团、新乡太行书画院等群众团体,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讲国学、讲抗战故事,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每周大家都会组织活动,或者外出参观学习,或者就文学作品互相点评,分享学习心得。许多原本不熟悉的老年人渐渐成了好友。

“在这里不仅能学东西,还能交朋友,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胡宁表示。

采访胡宁的过程,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他的工作室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墨香与琴韵交织出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

最打动记者的不仅是他多样的才艺,更是他那分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从连环画收藏到钢琴、书法,从公益讲座到文化交流,他将退休生活过成了诗篇。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松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