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收时节,现金需求呈现“时间集中、面额多元、流动性强”的特点。为保障农户资金结算顺畅,助力秋粮收购工作高效开展,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立足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多举措优化现金服务,以金融“活水”浇灌丰收沃土。
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优化现金服务 护航金色秋收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王继军 刘芳
秋收时节,现金需求呈现“时间集中、面额多元、流动性强”的特点。为保障农户资金结算顺畅,助力秋粮收购工作高效开展,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立足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多举措优化现金服务,以金融“活水”浇灌丰收沃土。
精准预判,保障现金“供得上”
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通过走访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掌握秋收资金需求规模与结构。针对玉米等秋季作物现金用量大、小面额需求集中的情况,提前制定发行基金调拨计划,加大10元、50元等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力度。同时,建立“收购企业—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三级联动机制,开通现金供应“绿色通道”,实现收购资金随需随调,确保粮款及时兑付。
下沉服务,让农民“少跑腿”
在秋收一线,多家银行网点延伸服务触角,设立“秋收金融服务站”,为农户提供“家门口”现金兑换、残损币回收等服务。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设备,深入田间地头、粮食收购点,现场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并为农户提供零钞兑换、假币识别等咨询。此外,针对偏远乡村交通不便、老年农户使用现金频率高的特点,推出“定时定点+预约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农户资金结算难题。
宣传赋能,筑牢资金“安全网”
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进秋收”专项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反假币视频、现场讲解案例等方式,向农户普及反假币等知识。重点针对秋收期间可能出现的假币流通等风险,提醒农户注意识假防骗。同时普及拒收人民币现金属违法行为,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