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破解,上古时代竟然发生了三次大封神!第二次最可怕、最吓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2-14 01:35 1

摘要:《封神演义》这本小说虽然未能名列“四大名著”,但随着封神IP的越来越火,其文化影响力和大众影响力恐怕早已不知不觉跃居“四大名著”之前。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封神演义》

中华古族与《封神演义》(25)

01

《封神演义》这本小说虽然未能名列“四大名著”,但随着封神IP的越来越火,其文化影响力和大众影响力恐怕早已不知不觉跃居“四大名著”之前。

说到封神的故事,哪个中国人不耳熟能详啊!

姜子牙斩将封神,哪吒,杨戬,阐教,截教…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其实发生了三次大封神!

没错,是三次。

这三次大封神,每一次都是那样惊心动魄、惊天动地,但却只有第二次最残酷、最血腥、最令人毛骨悚然!

那么,到底是哪三次大封神呢?

这三次大封神又是怎么回事呢?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都远超你的所有认知与想象!

超级震撼!

超级精彩!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特别声明,三次大封神的观点和概念,特别是第一次大封神和第二次大封神的提出,是本人百分百原创、具有极大开创性、原创性和体系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同时也是我的500万字长篇神话史诗、可以改编成30-50部电影的超级大长篇《终极封神》的主要框架和重要设定。

我早已有多篇文章论述,禁止无耻剽窃和洗稿!

未经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02

我们采取倒叙的方式,先来看看第三次大封神

第三次大封神,当然就是姜子牙的这一次封神。

相关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但是,有两点我们需要着重说一下。

1、第三次大封神的本质。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封神的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发生在商末周初,姜子牙、武王、纣王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

可为啥会出现东周人老子、唐朝人李靖等后世人物呢?

甚至,就连李靖的“总兵”这个官职都是明朝时才有的。

更不用说像元始天尊啊,太乙真人啊,南极仙翁啊,二郎神杨戬啊等等一众神仙也都是很晚才出现的。

但他们竟然同时出现在3000年前,同时出现在封神的故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第三次大封神的本质其实就是:商灭周兴,华夏形成,从那时开始的历朝历代进行封神的艺术化再现。

也就是说,从周朝建立一直到明清,这3000年来出现的神仙的集中展现。

如果你把这三次大封神理解为三套封神系统就更好理解了。这就相当于从周朝到明清,第三套封神系统运行了3000年。

比如关羽被封神,也属于第三套封神系统。

只不过,可能因为他属于三国这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实在太过明显,才没有被吸收进《封神演义》。

2、历史上的姜子牙确实也封过神。

姜子牙的原型就是太公望,齐太公。

《史记·封禅书》记载他可能封了齐地八主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

这八个神分别是:

一、天主,祠天齐;

二、地主,祠泰山梁父;

三、兵主,祠蚩尤;

四、阴主,祠三山;

五、阳主,祠之罘;

六、月主,祠之莱山;

七、日主,祠成山;

八、四时主,祠琅邪。

所以,这两点概括起来是这样的:

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姜子牙因功被封在齐地,建立齐国,姜子牙就是齐太公。

在齐国,姜子牙封了八主神。

也可能是这些神原本就存在,姜子牙对他们进行了规范。

以姜子牙齐地封神这件事为原型,结合周朝以来历朝历代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神,把其中一部分放在武王伐纣的历史大背景下,就逐渐形成了封神的故事,并最终在明朝汇总成《封神演义》一书。

这就是姜子牙的第三次大封神!

03

相比第三次大封神的妇孺皆知,第二次大封神却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

甚至,直接可以说被遗忘了数千年。

事实上,如果不是甲骨文、金文的发现,我也根本破解不了原来在殷商时期竟然还存在一次大封神,一次让人毛骨悚然的大封神!

当然,在我的发现之前,很多学者,很多人,其实也都注意到了殷商时期存在大量的、频繁的献祭,特别是血祭和人祭。

但却没有一个人把这些和封神联系起来,没想到这其实就是在大封神。

第二次大封神是从商王祖甲开始的,祖甲是纣王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

祖甲是怎么封神的呢?

直接封最高一档的神:

帝!

什么是帝?

从甲骨文、金文的记载来看,

帝,就是商朝时期的最高神。在商人的世界观里,“帝”是无所不能的。

祖甲首先把他的父王武丁封成了最高神,所以甲骨文里武丁也叫帝丁

武丁也是第一个被封的神帝

最重要的是,祖甲把这一切规范了下来,并且创立了“周祭制度”,所以祖甲死后,他也被他的儿子封成了最高神。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直到纣王。

例如:

祖己(帝己)

文丁( 文武帝)

帝乙

帝辛

等等。

很明显,第二套封神系统其实就是通过分封“天干十帝”,打造“神帝家族”,取代远古诸神,统治整个天界。

在人间,商王家族统治整个天下。

在天上,神帝家族统治整个天界。

天上人间,万世一系!

而问题在于,最高规格的封神,就需要最高规格的祭祀。

所以,整个殷商一朝,一直在疯狂地、空前绝后地献祭。

要不然就没办法完成封神啊。

从甲骨文、金文里可以看到:

商王不断地要求下面的各个部落、方国进献各种祭品,特别是羌人被认为是最上等的祭品,大量的羌人被抓获,被献祭。

商王还要求整个天下都奉这些神帝为最高神。例如在岐山一带的遗址里就发现了祭祀文武帝的卜辞。

这其中也有两点需要重点说一说。

1、武丁之前的那些商王,比如大家熟知的商汤啊、盘庚啊等等,都没有被封“帝”,都不是最高神。

但他们也都作为天神常常被祭祀,还有商王的配偶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那些对商朝有功的功臣(例如黄伊),和商王关系好或者表现好的一些部落和方国的祖先神,也会被纳入这套封神系统,获得被商王祭祀的荣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也属于商王的一个重要统御方法。

另外,还包括一些山川自然神,如河、岳、四方风神等。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以“神帝家族”为中心的,包括各种各样的神在内的完整的诸神体系。

2、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变成了人君使用的尊号了,再加上秦始皇确立了天子称皇帝的制度,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2000多年来,我们提到“”这个字,早就忘了它的神性,一般人很难想到它和神有关,还是最高神。

所以,《史记》里虽然记载了帝乙、帝辛,却都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帝号,而根本想不到:

帝乙就是最高神乙,

帝辛就是最高神辛,

放到明朝,这其实就相当于朱元璋死后变成了玉帝元璋、佛祖元璋,朱棣死后变成了玉帝棣、佛祖棣

这样说,应该更好理解一点。

当然,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商朝被灭了,第二套封神系统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第三套封神系统。

因此,这古老的第二次大封神,这可怕的第二套封神系统,于是便完全被遗忘,连史书都没有任何记载,只是静静地保存在甲骨文、金文里,等待着数千年后被发现。

04

第一次大封神最古老,但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影响最大!

这就是颛顼大帝的“绝地天通”。

颛顼大帝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是轩辕黄帝的重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什么是“绝地天通”呢?

《尚书》、《国语》对此都有记载,大致意思是:

起初,民神不杂,民是民,神是神,一切都有条有理;后来,民神杂糅,人人祭祀,家家为巫,都说自己能够通于上天,能够代天发言。

也正因此,导致祭祀泛滥,大家全都苦不堪言,对神明也不再敬重。

于是,颛顼就命令重、黎绝地天通,对祭祀与沟通天地者进行规范。

说白一点,就是禁止随便沟通天地,对巫师,对原始信仰加强管理!

正是因为颛顼大帝的“绝地天通”,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中国后来才没有发展为宗教国家!

所以,第一次大封神其实就是“绝地天通,封印诸神”。

当然,颛顼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彻底灭巫,不是彻底杜绝沟通天地,而是为了限制神权,避免巫师泛滥!

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如果没有第一次大封神,没有颛顼大帝的“绝地天通”,会怎样呢?

我们中国就会像印度那样,形成类似婆罗门、刹帝利的两个阶层,婆罗门掌握神权,刹帝利掌握世俗权力。

所以说第一次大封神其实是杜绝了巫师集团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统治阶层。

但是,当王权掌握了神权之后,为了加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它也经受不住神权的诱惑,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次大封神的王权和神权全面绑定。

注意,这种全面绑定可比君权神授严重多了。

如果第二次大封神获得了成功,会怎样呢?

我们中国就会像日本天皇那样,整个天下都和商王,和神帝家族全面绑定。

商王家族,万世一系。

为什么日本天皇即使大权旁落那么多年,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就是因为整个日本都与天皇家族全面绑定了,否定天皇,就是否定整个日本的历史与文化。

幸亏,第三次大封神取代了第二次大封神!

第三次大封神,或者是第三套封神系统,肯定和认可了神或者是对神的信仰,是对社会的重大补充,同时又很好地处理了王权和神权的关系。

让信神的可以自由地信神。

让不信神的可以自由地不信神。

仅凭这一点,中华文明领先其他文明至少2000年!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感谢赞同,欢迎反驳!

来源:认真的读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