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美国,中国照样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0 00:04 1

摘要:昨天在广为传播的刘煜辉的这段话,的角度很有意思:美国的消费能力或许被高估了,他们的消费有一大块是在美国国内的,包括大学学费,医疗,(虚拟)房租以及法律服务,跟世界贸易没有关系。过去几十年,美国这几块的通胀水平远高于商品。

昨天在广为传播的刘煜辉的这段话,的角度很有意思:美国的消费能力或许被高估了,他们的消费有一大块是在美国国内的,包括大学学费,医疗,(虚拟)房租以及法律服务,跟世界贸易没有关系。

过去几十年,美国这几块的通胀水平远高于商品。

美国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大幅度提升中国关税,可以保护美国制造业,并对中国的发展势头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甚至有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任何东西,即中国没有美国市场的支撑,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所以一切的一切就是美国政府的一些人对中国“一无所知”。在谈到中美谈判时,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说,中国需要跟美国达成协议,但是,美国并不需要跟中国达成协议。在她和特朗普看来,中国跟其他被美国欺凌的中小经济体并没有什么两样,中国只不过是规模更大一些而已。如果这就是他们在挑起中美贸易战时对中国实力的评价,那我只能说,莱维特和她的老板们,完全是拿错了黄历本。

怕美国一家搞不定中国,特朗普还试图胁迫其它国家选边站队,但现实却让他不断破防。中国外贸在全世界有130多个朋友圈,并且对38个国家实行了0关税,这些国家又不傻,又便宜又丰富中国货谁不爱?

欧洲对美国"撤资中国换关税豁免"要求反应冷淡。

最近还有一则新闻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德国《经济周刊》等媒体最近称,正在组建新政府的德国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制定的联盟协议中,“华为条款”被删除。这意味着,华为在未来几年很可能不会被排除在德国5G网络外。

自2018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华为的“封锁行动”一步步升级。2020年开始,英国跟随美国脚步,宣布全面移除华为设备,计划到2027年彻底清除所有相关设备,德国规划到2026年前彻底拆除所有的中国华为核心设备。

欧盟认为:若盲目配合美国战略,将导致欧洲企业更深度绑定北美市场,反而丧失战略自主权。尤其在俄乌冲突中,欧洲因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承受能源危机与产业外流双重打击,不愿再为地缘博弈当"炮灰"。

当前中欧贸易额达7000亿欧元/年,中国是欧盟汽车、农产品重要市场。欧洲企业担忧:若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找不到替代市场,反而会让美国借关税杠杆控制欧洲经济命脉。德国化工园区运营商直言:"依赖美国能源就像手握火药桶"。

面对美国施压,欧盟正通过三步反制:启动对美半导体补贴调查、加速审批俄气过境协议、扩大与东盟的自贸谈判。法国Engie集团高管透露:"我们正在测试中俄天然气管道复运方案"。这种战略腾挪反映出,后俄乌时代欧洲更倾向"多极化生存",而非单边倒向美国。

看完这个数据对比就知道美国想拉起孤立中国的贸易联盟是不可能的。

川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正在瓦解二战以来的西方联盟体系。2025 年 4 月,英国、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其中日本持有量降至 1.128 万亿美元,中国持仓量降至 7674 亿美元,创 2009 年以来新低。这种 “去美元化” 趋势反映出各国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不信任——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在4月一度突破5%,10年期美债遭遇历史性抛售,市场对美元资产的避险需求急剧下降。

就连跪的最早的日本,越南,台湾省和印度这几个地方。目前看来,除了台湾省是真心孝,赶着把自己最值钱最有含金量的产业双手奉上,其他地区都是认错积极,坚决不改。

越南说我们双边零关税,日本说不签新广场协议,印度更牛批,说希望通过购买美国黄金的方式减少逆差。

三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美国的传统盟友正加速 “去美国化”。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2025年对华出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额的 68%;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额三年增长6 倍,2025年达到150亿澳元。这种贸易转向不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更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无声抗议。正如澳大利亚国库部长莫里森所言,“中国市场的开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繁荣机遇”。

美国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世界这么大,世界市场如此广阔多样,离开了美国,地球照样转。中国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关税危机。

通过这一轮贸易战,美国政府将会痛苦地发现,他们想摆脱从中国的进口,他们想把从中国进口“武器化”,用来拿捏、讹诈中国,没有那么容易。中美经济在几十年来早就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如果美国政府一些人非要觉得自己在中美经贸关系中“拿着更好的牌”,那就让现实狠狠地教育他们吧。

来源:许戈财经

相关推荐